<!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儒家經典保藏
石室穹頂的青龍浮雕在火把下泛著幽光,謝明夷的玉笏尖抵住龍鱗縫隙,浸透桐油的《尚書》註疏殘頁突然自燃。韓昭的鐵尺劈開竄起的火苗,焦糊的紙灰裡滾出枚青銅鑰匙——匙齒排列竟與太廟地宮門鎖完全契合。
”這是周公測影用的圭表尺。”謝明夷將鑰匙按進石壁凹槽,青磚突然翻轉露出暗格。三百卷裹著蠟封的竹簡整齊碼放,簡首”禮”字的漆痕在潮濕空氣中泛著硃砂紅,”《周禮》真本,他們竟用□□浸泡防腐......”
韓昭的鐵尺刮開蠟封,蓖麻油混著松脂的氣味撲面而來。簡冊背面的楔形刻符遇熱顯形,竟與二十年前三川堤壩的工料清單如出一轍。他突然將鐵尺插入簡心,挑出根金絲——那正是工部核準焚書公文上特有的防偽標記。
”子時三刻,巽位有異。”林主事突然指向東南角的青銅燈盞。韓昭的鐵尺掃過燈座,二寸三的鑿痕間卡著半片灑金箋——正是張仲景改良藥方中被篡改的”白英三錢”條目,邊緣針孔在水漬中拼出新卦象。
謝明夷的玉笏蘸取燈油,在青磚上勾出河圖軌跡:”這些《周禮》簡冊是雙重密檔——面記禮法,背錄貪墨。”他忽然將玉笏插入暗格深處,齒輪轉動的悶響中,七十九具青銅儺面傀儡從地底升起,每具傀儡手中都捧著本被篡改的《論語》註疏。
韓昭的鐵尺劈開某具傀儡頭顱,腦腔裡滾出三百枚玉質骰子。當他按《九章算術》排列骰面時,缺失的”均輸”篇骰子突然從《周禮》簡冊中迸出——刻著今科狀元顧炎之祖宅的田契編號。
”未時驗毒!”謝明夷的白袖捲住飄落的紙灰,浸透雄黃的玉笏尖突然泛起靛藍。韓昭的鐵尺挑開某卷《禮記》,夾層的桑皮紙上密佈針孔盲文:”辰時三刻,焚真經於稷下。”
暴雨突至,石室滲出的毒水在青磚上蝕出洛書紋路。謝明夷的玉笏突然頓在東北角的《春秋》簡堆前——二十年前白無垢被逐出太學宮時帶走的批註本,此刻竟出現在工部密室。當他翻開”鄭伯克段”篇時,頁邊銀硃批注突然褪色,露出底下松煙墨寫的河防疏漏記錄。
”這才是焚書真正的目標。”韓昭的鐵尺劈開暗渠閘門,三百艘運載《鬼谷毒經》的模型船正隨波浮沉。每艘船底都嵌著玉質骰子,骰面紅點指向三川決堤處的賦稅賬冊埋藏點。
五更天的晨霧漫過石室,謝明夷將染毒的玉笏按進《周禮》真本。蠟封融化的瞬間,七道密格同時彈開——裡面蜷縮的屍骸手握《禹貢》殘卷,指骨間纏著二十年前治水民夫的泣血陳情書。韓昭的鐵尺挑起發黃的帛書,墨跡在水漬中顯出新痕:”儒門千年秘藏,盡在朱雀卷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