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北境戰火重燃
北境的風裹著鐵鏽味掠過城牆,韓昭的指尖撫過軍報卷軸邊緣的裂痕,墨跡被滲入的雪水暈成一片。謝明夷站在城樓陰影裡,望著遠處烽火臺上飄起的狼煙——那是三日前從鷹愁峽傳來的急報,如今已連成燎原之勢。
”北狄騎兵繞過赤水關,屠了三個屯糧鎮。”韓昭將卷軸擲在沙盤上,青銅骰子從袖中滑落,六點猩紅正對著沙盤中的鷹愁峽,”兵部核銷的軍糧賬冊裡,這三個鎮的存糧本該撐到開春。”
謝明夷撿起被風掀開的賬頁,指尖突然頓在”丙戌年”的烙印上。十五年前三川堤壩貪墨案的賬冊殘頁,與眼前軍糧核銷的筆跡如出一轍——連”蟲蛀”二字的銀蠶絲勾連痕跡都分毫不差。
城樓下忽起騷動。白無垢的青竹傘尖挑著具屍體穿過人群,死者胸前插著半截斷箭,箭尾繫著的銅鈴刻著”玄冥”二字。她將屍體拋在韓昭腳邊,傘面翻轉間露出內襯的星圖:”北狄先鋒營裡混著穿工部靴子的斥候,鞋底沾的赤鐵礦砂,夠韓大人再築座堤壩了吧?”
韓昭的鐵尺撬開屍體牙關,半枚未融化的冰片卡在臼齒間——與鄭禹屍口中的冰片同出一源。他忽然用鐵尺丈量屍體右手虎口繭痕,二寸三的間距刺目如新:”工部量河繩絞盤磨出的繭,倒比弓弦磨得更深。”
”報——!”傳令兵踉蹌跪地,懷中滾出個燒焦的糧袋,”赤水關糧倉起火,十萬石軍糧......全成了麩皮!”焦黑的谷殼裡混著青金色粉末,正是當年三川堤壩摻的赤鐵礦砂。謝明夷撿起半片未燒盡的封條,硃砂印泥裡浮著金箔——戶部特批的皇莊印記。
白無垢的傘骨突然抵住傳令兵咽喉:”說慢些,那夜當值的糧官是不是左耳後有黥印?”她指尖彈出一枚青銅棋子,棋子滾進傳令兵顫抖的掌心,刻著的”熒惑”紋路與屍體腰間銅鈴嚴絲合扣。
韓昭的鐵尺已插入沙盤,將代表赤水關的木樁劈成兩半。沙粒從裂縫中漏出,露出埋在下層的北境佈防圖——本該絕密的圖紙上布滿蛀孔,蛀痕排列成北鬥七星的形狀。謝明夷的瞳孔驟然收縮,圖紙邊緣的批註筆跡,竟與稷下學宮拜師時三人共抄的《三字經》有七分相似。
”北狄可汗的軍師,三天前收到了這份大禮。”白無垢的傘尖劃過沙盤,在鷹愁峽位置戳出深坑,”韓大人不妨猜猜,用《商君書》殘頁包著佈防圖送進敵營的,是當年河工遺孤,還是你燒毀的名錄裡的&09;?”
暮色染血時,八百加急戰報撞開城門。韓昭展開染血的絹帛,北境十七衛所的求援血書疊成紙鳶形狀——正是白無垢當年在稷下學宮教他們折的樣式。謝明夷突然按住他執朱筆的手:”你明知這是請君入甕的局!”
”北境若破,大胤門戶洞開。”韓昭的筆尖刺破絹帛,墨汁順著”熒惑守心”的星圖紋路蜿蜒,”白大人不妨看看,你攪動的棋局裡,多少顆棋子沾著稷下學宮的墨香?”
子夜更聲裡,白無垢獨自登上烽火臺。她解下心口纏著的染血襁褓,青鸞刺青下的淤痕已蔓延成星圖。對岸狄營突然亮起火光,三百架投石機同時丟擲裹著油布的巨石——落地炸開的卻是當年洛倉燒剩的黍米殼,混在殼中的青銅骰子滾到她腳邊,六面皆刻”白”字。
”韓大人這份回禮,倒是比當年的紙鳶精巧。”她輕笑一聲,傘骨機關彈出血玉印章。城樓下正在清點弩箭的謝明夷忽覺掌心刺痛,昨日替韓昭包紮時沾到的毒血,在月光下泛出與星圖相同的青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