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河工血書之謎
洛水渡口的晨霧泛著鐵鏽味,韓昭的鐵尺撥開蘆葦叢,十九具河工屍體呈北鬥狀排列在淺灘。死者右手皆被斬斷,斷腕處以硃砂繪著星圖符號——正是青銅羅盤缺失的軫宿方位。
”是上月在鷹愁峽清淤的河工。”林主事翻動名冊的手突然頓住,”他們領過賑災銀......”
韓昭的鐵尺已挑起一截斷指,指甲縫裡嵌著青紫色泥塊。他將泥塊投入醋碗,泡沫間浮起金砂——與賑災銀車轍間的砂金同源。死者的麻衣內襟突然滑出半張黃符,符紙背面蠅頭小楷寫著”丙戌年七月廿三”,正是三川決堤前三日。
午時三刻,韓昭站在河工窩棚前。土牆上殘留著抓撓痕跡,三道並行的溝壑間距二寸三。當他掀開草蓆時,席下青磚刻滿楔形符號,形似前朝治水碑文。林主事舉燈細照,磚縫裡滲出暗紅液體——竟是混著硃砂的桐油。
”他們在刻血書。”韓昭的銅尺刮下磚粉,在宣紙上拓出模糊字跡:”七月廿一,見黑龍銜珠於鷹愁峽......”
窩棚外忽然傳來瓦罐碎裂聲。韓昭追出三十步,在槐樹下截住個跛腳少年。少年懷中的陶罐摔出半截人指骨,骨節處套著青銅鈴鐺——與賑災銀箱暗格屍體所佩同款。鐵尺挑起少年衣襟時,肋下青紫鞭痕間隱約顯出”白”字烙印。
”初九那夜......”少年突然口吐白沫,瞳孔裡倒映出撐傘人影。韓昭掐住他下頜時已遲了,半枚青銅骰子從舌底滾落,六面皆刻紅點。
未時暴雨驟至,韓昭立在義莊停屍臺前。十九具屍體左肩皆被烙上螭吻紋,焦痕深處嵌著銀屑。當他剖開死者喉管時,食道內壁布滿細密針孔,排成”工部滅口”四字盲文。
”是河工嚥下的銀針。”仵作鑷子夾出半截銀絲,”遇體溫軟化後刺穿喉壁......”
申時三刻,韓昭的馬車陷在官道泥濘中。車轅斷裂處卡著片青銅殘片,紋路與鬼谷印章完全契合。路旁老柳樹上突然垂下具屍體,腰間別著河工號牌,掌心攥著的蓑衣碎片上,血繪的河道圖正指向三川碑舊址。
戌時掌燈時分,韓昭站在殘碑前。碑文”鎮水”二字被鑿去,取而代之的是幅星圖。當鐵尺刮開青苔時,碑座暗格彈出個油布包,裹著七頁染血的《河防志》,每頁批註都指向堤壩填料配比異常。
”丙戌年七月初七注:赤鐵礦砂配比逾制三成。”林主事聲音發顫,”這會導致......”
子夜驚雷炸響時,韓昭已站在工部檔案庫。潮濕的卷宗堆裡突然竄出碩鼠,叼著半張泛黃圖紙。圖紙上朱筆圈出的”鷹愁峽”三字旁,畫著枚青銅羅盤,盤心釘著七枚銀針——正對應河工屍陣的排列。
五更天,韓昭掀開洛水龍王廟供桌。神像背後刻滿血手印,掌紋間穿插著楔形文字。當他用鐵尺丈量手印間距時,香爐突然轉動,暗格內滾出枚青銅鑰匙——匙齒排列竟與賑災銀箱鎖孔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