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23章 祭17
“必須是沈時硯。”
楚老將軍帶兵闖永安宮和高太後被賜死的訊息,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到汴京城各個官員耳中,這其中最先得知此事的自然是高家。
書房內,高太師早已沒了平日裡的威風, 整個人靠在圈椅中,雙目無神, 眼底青淤可怖, 像是一具行屍走肉。
他哆哆嗦嗦道:“果然......果然是那個妖道在害我們。”幸好他們高家提前一步從中退了出來。
然而慶幸之餘,高太師又止不住擔驚受怕起來, 他猛地攥緊扶手,那雙渾濁黯然的眼珠子似是要奪眶而出:“雲深啊,如今咱們這是算徹底敗了......”
高太師□□,害怕道:“可大娘娘倒了,咱們家真能安然無恙?”
高方清站在一旁,神情緊繃。
這個問題, 他沒辦法回答。
當初他孤注一擲,斷尾求生, 把太後黨羽的名單一分為二,一份給了沈時硯,另一份獻給了官家。現在只希望沈時硯能信守承諾, 官家能網開一面。哪怕他們即將面臨的結果是削職為民,也無所謂。只要命還在,來日總會有機會東山再起。
高家這祖孫兩人呆在書房寸步不移,派去外面打聽訊息的探子接二連三地回來稟報,將楚老將軍帶兵前去大娘娘親信家中依此敲打的事情詳細說明。
這年冬夜,偌大的汴京城惶恐難眠, 而高家人更是不敢閤眼, 一直撐到了天亮, 探子來報,說楚老將軍已經回府,他們才暫且鬆了一口氣。
高方清疲憊地捏了捏眉骨。
眼下只需等官家回京,他便立刻奉上這些年暗中搜查高太後黨羽的罪證,為官家肅清朝廷,以表忠心。
遠處天際,旭日東升,可惜白霧濃重,只有露出一抹朦朧的霞光。
高方清望著那抹光亮,在心中不斷祈禱:只要能平安度過此劫,即可。
臨近正午,冬日夜徹底破霧而出,遠在蓬萊所發生的事情連夜傳到了太師府。高方清攥著手中的書信,驚愕萬分。
他是萬萬沒想到沈時硯竟然選擇與沈清同歸於盡!
畢竟如今他們高家臨陣倒戈,出賣了大娘娘,沈時硯想要置沈清於死地的方法有好多種,結果他卻偏偏選擇了最慘烈的那一個。
然而還不等高方清想明白沈時硯為何如此,府中的管家匆匆來報,說刑部林尚書帶人來了。
高太師一下子站起身,神色緊張。
若是換作以前,他斷然不會如此惶恐。但自從府衙為許薛明翻案之後,高林兩家算是撕破了臉,彼此之間再也沒有來往過。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刑部突然登門,無論怎麼想都不像是一個好兆頭。
祖孫兩人快步來到前院,見到林尚書身後那些手持兵刃的官兵,心中皆是不由一緊。而林尚書開口的第一句話,也徹底落實了他們的不安。
林尚書拱了拱手,還算客氣:“高太師,有人狀告高家勾結登州官府,故意將身染疫病的流民放入蓬萊島,致使蓬萊百姓傷亡慘重。茲事體大,我今日來此便為了請太師去刑部配合調查。”
高方清瞳孔劇烈一縮,頓時怒不可遏。他剛想出聲駁斥這個莫須有的罪名,卻瞥見祖父面色一白,整個人看上去雖然還算鎮定,但那眼底的驚恐卻將他出賣得徹底。
高方清再難出聲,喉嚨彷彿被一塊堅硬無比的石頭堵住了,滿腔的憤怒盡數化為一種蒼白的無力感。
他想大聲質問他的祖父,為何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但最後一絲理智還是死死地拽住了他。林尚書還在這,縱然他有再多的怨恨和不滿,也不能在此刻宣之於口。
若是說了,那就意味著他們間接認下了這個罪名。
高方清不說話,高太師卻沒有坐以待斃,怒聲否定林尚書口中的罪行。林尚書毫不意外高太師的不配合,但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他也不會直接帶人來太師府。而他們之間彼此也都明白,最開始那句“配合調查”,實際只是“緝拿審問”的另外一種說法罷了。
所以無論今日高太師認不認罪,刑部的大牢他也是非去不可的。
林尚書抬了抬手,兵刃出鞘的刺耳聲頓時響起,他假笑道:“我也是奉命行事,太師還是不要太難為我了,此行就當去刑部喝杯茶罷。”
高太師臉色陰沉,猛一甩袖,終還是跟著他們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