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06章 神降於莘24
“你喜歡我嗎?”
秦行知從來不信神。
當初唐氏為了給他祈福, 揹著他從鳳凰山三步一叩首,卻最終咽氣於神女廟中。而倘若真的有神明存在,他的母親不該是如下此場才對。
唐氏去世後, 是玉清宮的那位救走了他,予他重生, 幫他報仇。只不過天下沒有掉餡餅的好事, 這種“重生”是有代價的,他放棄了作為人活下去的意義, 成了那位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但秦行知心甘情願。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也終將失去一些與之相比,並不重要的東西。
這個道理一直根深於他心中。
所以,當他決定成為世人口中的“神”,替他們審判那些逃脫大宋律法制裁的惡人時,他便預設了代價的存在。
就像他母親那般, 祈求了神明,換回了他的性命, 但她自己卻死在那片廢墟之中。縱使這個結果並非神明庇佑,但不管怎麼說,他的確活下來了, 而這個代價是他母親的生命。
那些付出代價的人,有的心甘情願、有的不予配合,但無論接受與否,於他而言,都並不重要。
反正最後都是要死的人。
而對於玉清宮的那位來說,白羊是和他一樣的存在, 棋盤上的棋子, 必要的時候便可棄之。哪怕是少年視她如神明。
顧九說得沒錯, 白羊的確是一把用來報仇的刀,但這把刀的主人卻從來不是他。
最開始秦行知用這把刀殺人時,都希望那些官府能查出來,所以他並未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但那些被百姓們稱為“青天大老爺”的父母官,有的碌碌無為,在其位,謀其私,查不出什麼便草草結案,又或者上報給大理寺;有的秉公斷案,卻在查到些蛛絲馬跡後,便立即終止調查。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他徹底看清了律法的虛偽。所以,他始終認為,殺死那些人的真兇並不是他,也不是白羊。
而是朝廷,是皇權。
至於西京那些失蹤的年輕女子,秦行知承認,她們確實是無辜的。
可秦行知沒有辦法。
唐氏去世時,他年僅一歲,本就模糊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不清晰。
起初他只是憑著僅存的記憶為母親畫像,但當他沒日沒夜凝視它們時,他又清楚地認識到這些都是沒有生氣的死物。
過往的記憶仍在不受他控制地消失。
待某日醒來後,他看著那幾百張神態各異的畫像,卻惶恐地發現,那一張張臉,竟然無法和腦海中的人重合。
他只記得,母親很美。
而遺忘意味著他的母親真的徹底死去了。
秦行知絕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所以他每隔一段時間便回到西京,擄走一些年輕貌美的女子,給她們灌藥,讓她們終日昏昏沉睡,躺在他為母親佈置的臥房,就好像母親仍然還陪在他身邊一般。
這種虛假的失而複得,幾乎讓他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