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賣糕點的時候早了一個多時辰。
“縣城買的人多,西市上也沒有人賣木炭,咱們可是獨一份的生意。”王承德興奮道,“東家,我覺得咱們的木炭還可以賣的更貴一點。”
“要不要趁著沒人賣,咱們多賣點。”
無論是誰,生意做久了,都會變得更靈活,沈新嘴角微抽,問:“你們有打聽過為什麼縣城沒人賣木炭嗎?”
來福說:“有客人提過,說是因為大雪,運載木炭的商船困在府城那邊過不來才導致縣城沒有木炭。”
王承德激動道:“去年木炭三十五文一擔,比現在便宜不少。”
“要不要明日把剩下的木炭都帶去縣城賣了?若是等商船過來,木炭量多便宜就賣不上價了。”
沈新諄諄教誨道:“耳聽六路,眼觀八方,做生意要學會辨別訊息真假,得穩得住。”
見三人若有所思,沈新繼續說:“辛苦你們了,你倆明日在家休息吧。”
“明日我和王三柱去上河村,河梨村和東陽村賣木炭。”
望江縣下轄七個村落,一天去三個村,兩天差不多就能走一圈,他也能簡單瞭解一下附近村莊。
莊戶人大多節儉,再幹柴沒有用完之前是不會動用木炭的。
秦寧以前這個作風。
來福走之前猶猶豫豫地問:“沈大哥,我也想買點木炭行嗎?”
沈新笑眯眯道:“行啊,你買有內部員工價,一文一斤,限購十斤。”
來福咧了咧嘴,“好,謝謝東家,等會兒我回去取背簍來買。”
王承德猶豫了一下,還是沒買。
沈新痛快答應下來,“行。”
等人走後,沈新陷入沉思,不是他多想,事出反常必有妖。
這節骨眼上商船怎麼會如此巧合停滯在府城,肯定有其他內情。
看來碳窯一日都不能停,多做一點是一點,沈新去了大窩山撿了滿滿兩背簍幹柴,又跟古墨書說明日繼續做木炭。
翌日天公作美,是個大晴天。
沈新吃過早飯,和王三柱一起把木炭裝上車。
要走之前,秦寧拿了一:“現在天氣冷,容易凍感冒,把帽子戴上保暖還不易感冒。”
他一臉期待地看著沈新:“昨天緊急做的,有些粗糙,希望相公不要嫌棄。”
沈新心中無語,兔帽子毛茸茸的,中間還有兩小耳朵,這麼奶唧唧的帽子和他的高大威猛的形象一點都不匹配。
有點侮辱他的形象,他並不想要。
王三柱在一旁看的很羨慕,“東家真是好福氣,有個知冷知熱的夫郎。”
沈新勾了勾嘴角,謙虛道:“一般人可比不上我夫郎。”
王三柱:“......”
秦寧耳朵發紅,眼裡卻全是笑意,他受到了鼓勵,再接再厲道:“相公的束發不好弄亂,我在前面看的更清楚些,我給你戴吧。”
沈新心中抗拒不已,但王三柱還在一旁看著,他拒絕了就是不給秦寧面子,徒留話柄。
最後他只能憋憋屈屈地彎腰低頭,“戴吧。”
鄉間小路被積雪掩蓋,幾行雜亂的腳印深陷其中,而後被更深的車轍印掩埋。
沈新駕著騾子,帶著王三柱先去了上河村。
兩人到了村口,騾車的速度便慢了下來,王三柱開始吆喝。
“賣木炭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