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玉臉色蒼白,人瘦得厲害,這些日子也是醒得少睡得多。李預想到買回來的人參,當夜熬了一支喂她服下。
雄雞打鳴,漢水江面上升騰起薄薄的霧氣,成群的鴨子從岸邊游到江心。李預起得早,用雞湯熬了粥端到樓上。“小玉,你醒了。”李預放下粥碗,扶她起來坐著。昨天的人參起了作用,她今天醒得早,精神頭也比往日好。
小玉失去記憶,所有一切從零開始,像一個剛啟蒙的小孩,很聽話,也很乖。李預喂她喝粥,她聽話的喝了。
李家村在漢水江邊,沿河五里是河谷平地,種著莊稼,莊稼地後面是連綿不斷的山嶺,低矮之處被開墾成梯田,種了稻子等作物。李家村到最近的襄城有八十里路,這裡的村裡的村民以種地打魚捕獵和種田為生,村裡人個個是打魚捕獵的好手。
李預一家只是這個江邊小村落裡的普通人家,家裡蓋了兩層小木樓,以種田為生,也會到漢水打魚,進山打獵採藥換些銀子,家中並不富裕,只能說日子過得尚可。李預是家中長子,今年年底十七,家中父母都在,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家裡沒錢買藥了,我把你身上的玉佩當了,等我以後有了錢,會幫你把玉佩贖回來。”李預道歉說。
小玉靜靜的聽他說話,似懂非懂,並不發表意見。
李預又說道:“村裡的鄒大夫說了,你傷得重,不過過幾日就能下床走動了,但還得養一個月才能出門,到時候我帶你出去散心。”小玉聽後衝他點了點頭。
李預讓她好好休息,自己下樓忙活去了。十月是休漁期,李預便曬了漁網,把破的地方補了,曬好了放回倉庫,過兩天他準備進山看看。
李預揹著弓箭和揹簍進山,村裡早起挑水的、洗衣裳的見到他都在問大半月前從江裡撈上來的漂亮姑娘怎樣了。
“過些日子就好了。”李預逢人都這麼說。
一天後,李預背了些藥材和野味回來。他農閒時就跟著鄒大夫認字,學些醫術,也跟著退役老兵習武射箭,因此知道哪些藥對小玉的傷有效,也打了不少野兔、山雞、野鴿子斑鳩等野味回來。
小玉這幾日靠野鴿山參烏雞湯和甲魚等補品養著,身體漸好,已能下床走動,不過她醒來之後什麼也不記得了,家住哪裡,叫什麼名字,為何會出現在這裡,都不清楚。一開始李家人還以為她防著他們,故意裝瘋賣傻,想不到是真的什麼也不記得。
李楊氏猶豫一陣,對家人說:“小玉怪可憐的,咱們先收留她吧,家裡添一雙筷子也不是難事。”
李預點頭:“就這麼定了吧,她那塊玉佩當了不少錢,藥錢也付得起。她的傷剛好,現在又是深秋,天氣轉冷,她孤零零的也不知往哪裡去。”
一家之主李貴說:“就這樣吧。”
能起床走動之後,小玉就在李家屋內活動,她還吹不得風,鄒大夫說她小產後虧損嚴重,要和普通產婦一樣養一個月。家裡有三個小的,孩子們都喜歡漂亮的人,小玉長得好看,三姐弟都喜歡陪她說話,給她講村裡發生的新鮮事。
小玉雖然失去記憶,但學東西極快,幾乎過目不忘,幾天下來已能聽懂她們說的話,也能搭上話了。人精神後對什麼都好奇,她像剛啟蒙的小孩,不懂的都要問。不過李家人沒有提她的刀傷和小產之事,免得徒添煩惱。
李家人的容貌極為出色,李貴是家長,是個老實的莊稼漢,面板黝黑,身材高大魁梧,人到中年後也是一個帥大叔,李楊氏因常年勞作已美貌不在,但放在同齡人中相貌是最拔尖的。家中四個子女老大李預個子極高,小麥膚色,相貌俊朗,聰明好學,為人正派,是村裡許多姑娘們的夢中情郎,兩個姑娘姐姐叫金鈴,妹妹叫銀鈴,長得清秀可人,最小的李石胖胖的,雖然頑皮但也懂事。小玉徹底清醒之後,很快就與一家人熟悉了。
村裡人圖新鮮,聽說李預撿回來的姑娘傷好了,都來看這個漂亮姑娘到底長了個什麼模樣。小玉倒不怕,大大方方的讓她們看。村裡有人開玩笑,說李預和小玉看著相配,不如等她的傷痊癒之後娶了她,看她的容貌不像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就算現在失憶了李預娶了也不虧。有些村民跟著跟著起鬨,弄得李預面紅耳赤,小玉一頭霧水。李貴夫妻倒不是嫌小玉懷過孕,但想到她極有可能已經婚嫁,便歇了這門心思。
在屋裡悶了一個月,小玉迫不及待的想出門,早晨開啟窗戶,太陽正好從山那邊升起來,看到金燦燦的陽光,整個人的精神為之一振。開了門之後,看到清澈的江水和對岸的青山。這地方山清水秀,縱使深秋稻田一片枯黃,仍有大片風景可看。
李家人陸續起了,兩個小姑娘提了木桶到河邊洗衣裳,李楊氏開始燒火做飯。小玉好奇,跟著去了河邊,現在是枯水期,江岸兩邊露出大片河床,堆滿了大小不一的鵝卵石。李家姐妹不讓她碰冷水,李石就帶她去撿鵝卵石和螃蟹。小玉在眾多石頭中找到三塊有不明圖案的鵝暖石,上面的圖案像爬蟲,又像魚,總之不是常見之物。
早飯是糙米粥和粗麵饅頭,小玉將她撿到的寶貝石頭抱上樓放好了才下樓吃飯,她並不挑食,只要是吃的都來者不拒。她的傷雖好了,但小病不斷,經常頭暈目眩,渾身無力,風寒咳嗽等小病不斷,天一冷只能留在室內。
十一月後,奴族投降,秦軍佔領了奴族的大片土地,將奴族趕到瀚海。大勝的訊息傳來,元胤臉上並無血色。他站在地圖前,看著秦楚兩國交界之地。殺妻之仇,不能不報。
太師府中,虞燕來的二嫂嫁進府多年未有所出,準備到靈山寺祭拜祈福。她與二嫂交好,便一同前去。靈山寺中,虞二夫人誠心的在送子觀音的聖象前拜了三拜。虞燕來在靈山寺內閒逛,碰到在菩提樹下打坐的慧聖大師,雙手合十行禮道:“大師。”
“虞施主。”慧聖大師點頭說道。
虞燕來不信佛,但京城中的貴婦們信,秦國百信也拜佛,她因此經常去各大佛寺進香,聽大師講經,為了贏得她們的好感,也經常看一些佛經,見到慧聖大師也能聊上幾句。
慧聖大師德高望重,在京城聲名遠播,他修行極高,替人相面的本領極為出色:“老衲看虞施主的面相,是大富大貴之相,命中鳳星高照,將來必是人上之人,能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喜歡崩壞的重生路請大家收藏:()崩壞的重生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