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熄了燈,容妃準備回寢房就寢,紫竹先看到元胤,略興奮的跪下拜道:“皇上萬歲。”
容妃以為她所做的一切都白費了,想不到元胤真的來了,人又驚又喜,跪拜道:“皇上。”
元胤走了進來,打量了四周一番,紫竹忙重新點燈,室內立刻亮堂起來。
容妃不勝歡喜,低頭問道:“皇上怎麼來了?”
“你不喜歡?”
容妃趕忙點頭:“喜歡,非常喜歡。”心中想著今夜一定要將人留下來。
紫竹端了茶水來,自覺退下,室內只剩容妃和元胤兩人。一時無話,元胤並不喝茶,一雙眼睛就這麼看著她。容妃被他看得臉頰緋紅,元胤從不主動,她便鼓起勇氣說:“表哥今夜留下吧。”
元胤聽了沒表態,聽她繼續說。容妃心中忐忑,猜不到元胤接下來會有什麼反應,只得小心翼翼的說:“臣妾不敢有其他想法,只想為表哥分憂。臣妾進宮十年了,見表哥的次數少之又少,偌大的承微宮只有臣妾一人,冷冷清清的,臣妾每夜孤枕難眠,數著滴漏的聲音。臣妾不求得到表哥的心,只求表哥賜臣妾一個孩子,好陪著臣妾讀過後半生。”
元胤面色平靜,說:“你既然進了宮,便受過宮規教導,該明白從此只有君臣,沒有親戚,你叫朕表哥,已經逾越了。十多年都過來了,這時候覺得寂寞了?如果覺得宮裡冷清,朕放你出宮如何?”
容妃嚇得花容失色,跪倒在地,呼喊道:“皇上,臣妾……臣妾……”為什麼會這樣?
“今夜沒想好不要緊,朕給你三天時間想清楚。”元胤頭也不回的離開承微宮。容妃癱倒在地,他還是不肯原諒她。
九月和十月發生了許多大事,不過三國目前暫無任何動作,天下短時間內不會大亂。無論外面如何風雲變幻,小漁村裡平靜依舊,年輕的莊稼漢李預早早的起身,趕上去縣城的牛車。
當鋪裡,掌櫃的拿著一塊紫色的彎月形玉佩已瞧了一個時辰,玉的確是好玉,價值連城,只不過他好奇,一個小小的農夫怎會有如此名貴的玉。
“如果不說清楚這塊玉是哪裡來的,再名貴我也不敢收。”掌櫃雖然心疼,仍將玉佩退了回去。
李預焦急道:“這是我在河邊撿的,也不知是從哪裡衝來的。掌櫃的,你就行行好,收了這塊玉吧,我家裡還有病人等著我拿錢買藥回去。”
“騙我可不行,漢水那麼大,這塊玉也有些分量,不沉到水裡才怪。”掌櫃不通道,真當他是傻子不成,用這麼個藉口來搪塞他。
旁邊的小夥計見到櫃檯上的玉,兩眼放光,好寶貝啊,以他多年的經驗看,這塊玉是可遇不可求珍品。夥計將掌櫃的拉到一旁,小聲勸道:“掌櫃的,你何必死腦筋?這塊玉價值不低於十萬兩,你收了之後轉手賣出去就發了!咱們這小地方,哪有人追究什麼?再說每收一件東西,都會詳細記錄在冊,到時候查下來,只會怪在這農夫頭上。”
掌櫃的有些心動,仍然猶豫不決,小夥計加了一把火,說:“這可是難得的發大財的好機會,掌櫃的,機不可失啊。”
掌櫃的衡量再三,下了決心說:“好。”
“這塊玉我收了,你開個價吧。”掌櫃的回到櫃檯處對李預說。
李預想了想,說:“八百兩。”
小夥計欲砍價,被掌櫃的制止了,他人厚道,不忍心宰李預太狠,一口應下:“就八百兩。”
李預不可置信,想不到掌櫃的這麼爽快,他也不計較玉的真實價值,先拿到錢治病要緊。
掌櫃的拿了銀票和一些碎銀子給李預,他到藥鋪買了兩支人參、燕窩及其他藥材和肉,趕回村裡已是晚上。他的三個弟弟妹妹在村口等他,見他回來都圍了上去,問他買了什麼好吃的。
李預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雖然心還在顫抖,不過到底還有幾分冷靜,對弟弟妹妹們說:“有,都有。”他把買來的零嘴和吃食發給他們,又問道:“玉姐姐今天醒了嗎?”他並不知道救回來的那人叫什麼名字,見她身上有一塊玉佩,就叫她小玉。她也不記得自己原來的名字,於是預設了這個名字。
小弟李石咬著麥芽糖說:“清醒了一個時辰,喝了藥之後又睡著了。”
聽到李石的話,李預加快了腳步,回到家時,鍋裡還熱著飯,母親李楊氏讓他趕緊吃飯。“不了,我先上樓看看小玉。”李預放下一揹簍買回來的藥材和補品,拿了一盞油燈到二樓看小玉。
小玉是他半月前在漢水打魚時救回來的,那時他以為撈到了大魚,沒想到是個落水的女人,忙揹回家請了村裡的大夫來看。她腹部中了兩刀,失血過多,腹中的孩子沒了,當時只剩一口氣。鄒大夫來看過之後吩咐他們準備後事,還是李預心中不忍,求大夫盡力治療。
李預平時進山打獵採藥,家中有一顆八百年的老山參,一直沒捨得賣掉,當即拿出來熬了喂她服下。雖然情況不太好,但命保住了。李預一家人勤快,平時存了一些錢,他家人心善,覺得這姑娘可憐,就出錢給她治病。不過李家到底是普通人家,藥費不便宜,自己採的藥加上買來的藥,堅持了半個月再也沒錢了,於是李預下決心賣了她身上的玉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