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放下手中的毛筆,又仔細看了一下自己所寫的這段碑文,越發的為自己所寫的碑文感到滿意。
作為當世最出名的書法家、辭賦作者,蔡邕可是沒少利用自己的這個屬性掙外快,給去世的達官顯貴們寫碑文便是他來錢的一個重要手段。
說起來也是有些諷刺,作為漢末最為著名的史學家,蔡邕正經的史學著作已經基本消失在了漫長的歷史中,甚至蔡邕參與編寫、一度和《史記》《漢書》並稱的《漢紀》也已經失傳,但是蔡邕給很多達官顯貴們寫的碑文卻是流傳到了後世。
傳世的《蔡中郎文集》保留了蔡邕七十餘篇作品,其中多數是碑銘。碑銘雖然有歌功頌德的成份,但它的史料價值卻很高,個碑傳所傳記的一些人,《後漢書》頗缺其傳,故碑又成了獨一無整二的史料。
“大人筆力又漲了不少,只是這碑文的內容卻是有些過了,我都不知道咱們大漢王朝何時竟然出了這麼一個清官能吏!”而就在蔡邕在那裡欣賞自己作品的時候,一個託著硯臺的明媚少女,帶著點兒不屑得說道。
在這個少女身後還站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女童,正拉著少女的衣衫跟在後面。這一對女孩便是蔡邕的女兒蔡琰和蔡瑤,正是蔡邕的心頭肉。
“琰兒,為死者諱這事本來就是一種慣例,更何況收了人家那麼多的財物,自然要好好給人雕琢一番!”而對女兒的不屑,蔡邕也是呵呵一笑,滿臉都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關愛。
蔡邕也是知道自己所寫的那些碑文裡面有多少的肉麻吹捧,以至於他曾經對好友說盧植說,我作的碑銘有很多,都有些感到慚愧,只有為名士郭泰寫的碑沒有愧色。
也就在這個時候,蔡府的門外突然響起了一陣莫名的聲音,讓熟悉音律的蔡氏父女都是微微一愣,因為這種聲音並不是他們兩人所知的任何樂器發出的聲音。
“大人,這聲音聽著好生怪異!我從來沒有聽過類似的聲音!”就在蔡氏父女在那裡對視的時候,蔡邕的小女兒蔡瑤也是發出了自己的疑問。
“瑤兒,你的耳力不錯啊!”蔡邕也是愛戀得撫摸了一下小女兒的腦袋。
“大人,我想請問您能從這段音樂中聽出什麼來沒有?”也就在這會兒功夫,外面的聲音依舊不簡短,但是比起一開始那雜亂無章得聲音,現在已經非常流暢,甚至可以說是成曲。
聽了這曲子的蔡琰也是非常詫異,這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情,這種新鮮出爐的樂器竟然出現在自家門外,總覺得這裡面有什麼貓膩。
就像是司馬相如在卓文君面前彈奏的《鳳求凰》,還不是為了貪圖卓文君的美貌,還有背後卓王孫的萬貫家財。
而蔡琰的父親蔡邕卻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樂師,能夠聽出音樂的內在含義和聲外之音。
在陳留老家時,蔡邕應鄰人之召去飲酒,到達時鄉人已酒酣,蔡邕聽到屏後彈琴之聲,仔細聽之,覺得琴音有“殺心”,便返回家去。主人得知蔡邕至門而去,便向蔡邕追問何故。
蔡邕說了原因,雙方一對質,原來在蔡邕來到鄉人家裡的時候,彈琴之人恰好看見一隻螳螂正要撲向鳴蟬,蟬將飛走還沒有飛走,螳螂的動作一前一後。彈琴者心裡有些擔心,唯恐螳螂喪失了機會,所以才將殺心透露到琴聲之中。
這件事情蔡琰只是聽人說過,並沒有親見,但是跟隨父親避禍於吳地的時候,蔡琰和父親同時聽到一塊桐木在火中爆裂的聲音,蔡琰沒聽說什麼來,但是蔡邕卻是聽出這塊木頭非常適合做琴,便把這塊桐木撿了出來。
結果這塊木頭製作的琴果然音色非常美妙,只是木頭的尾部已經被燒焦了,因此這琴被叫做焦尾琴。
雖然蔡琰不知道焦尾琴被後世評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但這並不妨礙她對父親的崇拜,覺得父親能夠從音樂中聽說一個人的好壞真善。
蔡邕閉上眼睛緩緩聽了一下,對著女兒笑道:“這聲音裡面透著股急躁,給人一種患得患失的感覺!想來演奏之人現在非常心急,似乎正在等待著什麼人的到來!”
“估計也是想著能夠結交一下大人,來給自己增添一份資歷計程車人吧!”而對屋外這個不知道擺弄什麼樂器的人,蔡琰也是用最大的惡意去猜測他的行為,畢竟想要搭上蔡邕這條線計程車人實在太多了。
“走吧!不管他是什麼人,抱著什麼目的,先去見識一下吧!”作為天下第一名士,蔡邕見過的人著實不少,其中也不乏心懷叵測之輩。而屋外之人至少還能想到找個東西引起自己的注意,應該不是什麼窮兇極惡之人。
當蔡氏父女從家中走出來的時候,秦誼正坐在一個自制的馬紮上,賣力得拉著自己製作的一個簡易二胡。此時正是年後,溫度回升不少,周圍也是已經聚集了好多圍觀群眾,正在那裡對著秦誼指指點點,就是沒有一個人往秦誼面前丟幾枚五銖錢。
自從上次到蔡府投遞名刺沒有結果之後,秦誼便沒在有什麼行動,收拾了一下原材料,利用過年的時間製作出了這麼一個簡易二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二胡簡易,那是比起後世那些工業化生產的樂器自然是簡陋,比起秦誼之前用五銖錢當算珠的算盤卻是精緻了不少,至少看上去像是那麼一回事。
秦誼原先上小學的時候,也是學過一段時間樂器的,學的就是二胡。不過家裡覺得拉二胡這樂器顯得實在有些悲涼,沒有繼續支援秦誼的文藝青年之路。也就是多虧了秦誼這段經歷,這才能讓他把二胡提前幾百年做出來。
作出二胡之後,秦誼便在家中練習了一段時間,從新找了一下樂感,等拉出的聲音不再像是鋸木頭聲之後,這才急匆匆帶著二胡來到了蔡邕家門口,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當看著一個五十來歲的老帥哥帶著兩個年輕女孩出來的時候,一副陶醉於音樂中表情的秦誼便知道,自己這投石問路之計成功了。
作為街上的大名人,當蔡大才子出現在街上的時候,邊上的圍觀群眾馬上便主動散開了一個口子,放蔡邕走進了這個圍觀圈子裡。
而在看到蔡邕之後,秦誼也是果斷停止了手中的動作,將手裡的二胡放在一邊,對著蔡邕行禮道:“鄙人秦誼,見過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