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接到紀靈的軍報拍案而起,“三姓家奴,欺我太甚。受吾許多糧米,反以此兒戲之事,偏護劉備。吾當自提重兵,親征劉備,兼討呂布!”
“主公不可輕動。呂布勇力過人,兼有徐州之地,若布與備首尾相連,不易圖也。”楊大將勸道。
“那你倒是說說如今我等如何取徐州。”袁術也知道此事不能急,只是被呂布耍了心中有點不爽。
“看來呂布身邊有高人指點,微臣還是那句話,急圖不可,靜觀其變。”
“你又說呂布身邊有高人,那我等目的已被他知曉,日久難道不會被人家想出對策?”
“這個……。”
袁術正望著下面那群啞口無言的屬下,一時間他竟想起了先前來的那個年輕人。那人的謀略膽識,那是下面這群碌碌之輩可比。可嘆不能收起於麾下呀。
袁術正在感慨,突然有下人進來稟報,“老爺,外面有一年輕人求見。他說他是老爺許都老友。”
是他?袁術高興站了起來,“快請他進來。”那些文武大臣不由心中疑惑,何人居然讓主公如此失態?
不久,一個身著灰布長袍,方巾矇頭。長眉細眼,面白無鬚。他年紀雖輕,眼神中卻有狠辣犀利之色。站在大廳昂然而立,藐視眾生。
“先生此來為何呀?”袁術親切問道。
“聽說袁刺使要人幫忙,老師特使我來助袁公一臂之力。”這人正是子需的學生,不過他對袁術撒了謊,子需並沒有叫他來,他這樣說就是為了袁術能重視他。袁術眼高手低,又沒有識人的眼力。自己年只弱冠,要說計策是自己的所出,他必不信。所以只好搬出自己老師,就好像自己是來傳達老師話語一般。
“多謝先生相助,尊師一向可好?”袁術開口問候 ,袁術對這位只問其人,不見其人的高人很是好奇。
“家師很好,多謝袁公掛念。”青年難得謙遜的回禮道,“此次前來,乃是為袁公取許都而來。”
“先生是否口誤了?”袁術提醒道,“袁某要取的是徐州,不是許都。”
“非也,非也。”青年大搖其頭,“若只是取個徐州,只是得一糧草之地,而許都可是如今國都,金銀滿倉。當真是得之可得天下。我師既然出手,又怎會只謀區區一州之地”
好大的口氣呀,在場眾人看著這個狂妄的小子,可是對方臉上卻沒有一絲異樣,好想剛才說的,只是一件極普通的事一般。
“好。”袁術也被說的豪情萬丈起來,“請先生為我謀劃。”
袁術自從得了玉璽,暗中一直有僭稱帝號之心,如今有了子需謀劃,可謂是一拍即合。次日袁術就大會群臣。
“前者我伐徐州,那呂布得我糧草而中道背信。我袁家四世三公,遭人如此戲弄。縱術不怒,為家族顏面要當殺此賊。我欲起大軍再討徐州。諸位以為如何?”
“臣等願為主公效力。”
當天即拜張勳為大將軍,統領大軍二十餘萬,分七路徵徐州:第一路大將張勳居中,第二路上將橋蕤居左,第三路上將陳紀居右,第四路副將雷薄居左,第五路副將陳蘭居右,第六路降將韓暹居左,第七路降將楊奉居右。各領部下健將,剋日起行。以紀靈為七路都救應使。術自引軍三萬,使李豐、梁剛、樂就為催進使,接應七路之兵。
袁術聲勢浩大的起兵,彷彿做給天下人看一般。張勳一軍從大路徑取徐州,橋蕤一軍取小沛,陳紀一軍取沂都,雷薄一軍取琅琊,陳蘭一軍取碣石,韓暹一軍取下邳,楊奉一軍取浚山:七路軍馬,日行五十里,於路劫掠囂張無比。
呂布的了探報,急忙招手下文武商議,有徐州人陳登心中一喜,自己進身的機會來了。於是出列獻計“將軍若用陳某之言,徐州可保無虞。”
“陳先生有何妙計。”
“術兵雖眾,皆烏合之師,素不親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勝之,無不成功。更有一計,可退其七路中兩路人馬。”
“計將安出?”
“韓暹、楊奉乃漢舊臣,因懼曹操而走,無家可依,暫歸袁術。術必輕之,彼亦不樂為術用。若憑尺書結為內應,更連劉備為外合,必擒袁術矣。”
“如此,有勞先生親到韓暹、楊奉處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