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到衝鋒的,不論有沒有殺敵,都再增加一點功勳。
步槍、弩箭、弓箭每射殺一人,功勳二點。
衝鋒殺敵者,每斬殺一人,功勳十點。
俘虜一人,功勳十五點——這是為了增加俘虜的,防止士兵們為了得到斬殺的賞金,隨意殺死投降士兵。
俘虜百夫長,功勳二十點,千夫長四十點,萬夫長,一百點。
俘虜敵軍首帥,賞銀千兩,官升三級。
中間還有零零碎碎的獎賞,比如功勳多少,士兵可以升為副班長,副班長可以升為班長,一次類推的。
且對步兵、弓箭手和弩箭手的獎賞設定,明顯要低於衝鋒士兵的設定。
因為,這時代當兵的,大多都是要自己準備衣物,自己攜帶武器的。
《木蘭辭》裡就有詩詞雲: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從秦代考古出土的木簡上,還發現有士兵需要棉衣、鞋子的家書。
而在林立這裡當兵,軍餉林立給,武器林立出,連羊皮馬甲和羊毛靴子都給準備了,伙食更是一日三餐裡,至少有兩頓會有肉。
這獎賞還都是林立從私房銀子裡給的,士兵們都知道,還有一份是朝廷也要給的。
當下的歡呼聲響徹山谷,連炊事班的人都樂得合不攏嘴。
炊事班,那是幾乎不上戰場的,現在竟然也有機會得功勳,得賞金了,誰能不高興。
整個軍隊,上到風府、崔亮、江飛、王成這般的團長,下到普通士兵,全都有功勳,全都有賞金。
整個頒獎大會上,一直都是歡呼聲,喝彩聲。
要知道進入草原以後,先經歷了兩場一邊倒的熱武器戰,然後陰山山脈差一點被大火燒了的戰鬥,直接打消了部分士兵計程車氣。
而前一次半夜的伏擊,和第二日早晨的反擊,才是士兵們真正參與的戰鬥。
獎賞結束之後,林立又做了總結,不外乎是大夏的百姓,親人,將會感激我們,守衛邊關的戰士也會感謝我們的。
因為我們用最小的代價,奪得了勝利,讓更多的親人免遭荼毒。
然後,又向在戰鬥中犧牲的戰士們致敬,將他們稱之為烈士,許諾將來會在草原上建立一所忠義祠,讓所有的烈士們都能受到後人的供奉。
自來戰死計程車兵都是就地掩埋的,根本就無法做到落葉歸根,但建造忠義祠,就等於了魂歸故里,因為會一直有人供奉的。
這不是迷信,而是信仰,是對戰死士兵的尊重,是對英雄的敬慕。
這一席話再一次讓林立博得了士兵們的讚頌。
最後,以一曲《保衛渾河》大合唱,結束了林立帶兵以來的第一次表彰大會。
歌聲嘹亮,所有士兵都吼著,恨不得讓歌聲傳到遙遠的京城去,林立也和士兵們一起唱著,心內也同樣的熱火沸騰,激動。
他沒有注意到,就在高臺的旁邊陰暗處,崔巧月正默默地注視著他,眼神在火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喜歡盛世梟雄請大家收藏:()盛世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