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開春之後,王庭便會隨著溫度的提升而往北遷移,等到烏託山下的水草再次休養茂密之後,王帳才會再次回到此處。
此刻,烏託山的王帳內還沒有發覺林立這一隊士兵的到來,長久以來北匈奴的人已經習慣了大夏的仁義。
大夏是一個從來不會出兵北伐的國度,更是一個只會防守而不會主動進攻的仁義之國。
然而,這個認知隨著一封被送到王帳內的國書打破了。
林立堅持先禮後兵。
雖然他帶著重武器進入了草原,無聲無息地摸到了北匈奴王帳的大門口,但秉承著禮儀之邦該有的儀式感,林立特特派人送了一封國書名義的信件,以做仁義。
信件上開篇就例舉了北匈奴不仁不義的一二三四條,包括歷年來對大夏邊關的出兵、打秋谷,去年戰敗之後未曾賠償、對大夏使臣的怠慢、對大夏皇帝的不尊重,對斯拉夫人的屠殺等。
末了以替天行道的名義,要求北匈奴的王庭交出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並從此放棄北匈奴王的稱謂,而成為大夏的一個郡。
大夏將派出太守,協助並重建“北匈奴郡”,傳授大夏文化,讓草原的牧民感受到來自大夏皇帝的恩賜。
就如林立這邊預料的一般,這封國書送到王庭之後,立刻就引發了震怒。
託安剛剛帶親兵返回王庭修整,並要在周邊再次徵兵,與斯拉夫人最後決戰。
兵還沒有徵到,就收到了來自大夏的挑戰,再看到“國書”最後署名為忠義侯林,立刻就知道向大夏的求助失敗了。
忠義侯林立帶兵前來,分明是要報逃婚之仇。
託安的大軍損失慘重,剩餘的軍隊還留在北邊提防斯拉夫人的捲土重來。
王庭內他帶來計程車兵只有千餘人,徵集的各部落援軍還沒有到達。
託安不敢立刻翻臉,強壓著怒氣,好生招待林立派過來的信使。
這信使卻是得到了林立的授意,竭盡倨傲,對託安不但直呼其名,還要求他立刻除去王服,帶領王庭所有人恭迎忠義侯,叩接聖旨。
託安氣得恨不得立刻斬殺了信使,一邊讓人升起狼煙,一邊親自提筆寫了回信,竭盡虛與委蛇之言。
又派了能言善辯的親信隨著信使帶著珠寶珍奇前往林立軍隊所在。
當到達林立軍隊所在營地之時,只見到營地上空高高飄揚的旗幟。
正面火紅旗面上書黑色大字“夏”,背面黑色旗面上書火紅一字“林”。
營地內數百帳篷密佈,後方馬匹嘶鳴。
守候在營地門口的哨兵裹著棉衣,揹著個管子裝的鐵棍,似乎凍得瑟瑟發抖。
而最大的帳篷內,內裡掛著毛皮,生著炭火,林立一身奢華,哪裡像是來打仗的。
喜歡盛世梟雄請大家收藏:()盛世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