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考核結果,得到中上評級的官員人選,可以酌情升官,或者增加俸祿!】
【評級為中等的,則將其平調,其餘保持不變,但五品及以下官員,四年任期中都獲取中等評級,也可晉升一級,以資鼓勵,畢竟下面的官員能保持穩定,也值得獎勵。】
【但是中下評級的,每退一等,減去俸祿一個季度,再退那就降級,直至去職發配!】
【因為官員的任期,每年指定考級的標準要有所變化,如果任期中有較低的考級,則要有嚴格的監督以及評級標準。】
李福的思緒,李世民已經有些跟不上了,他真的沒想到,困擾了自己這麼多年,甚至困擾了當權者近千年的吏制問題,居然被李福三言兩語間,就給出瞭解決方案!
只要按照李福這套考核標準,就能夠督促官員,不得不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否則就會有很不好的事情等待著他們。
在這種制度的鞭策下,官員只會兢兢業業,努力做出成績出來,如此才能夠升官發財,否則就只會是不進則退!
但李世民不知道的是,李福現在心中所想的,可都不是隨便想想的,而是經過歷史無數年改革演變出來的。
不過在歷史上,這項考核制度,就是從唐朝開始的,在當時被稱之為考課。
因為一項對於官員的改革制度,並非從一開始就能夠做到盡善盡美,其中肯定會有各種不足,而這些不足只有在經歷過相當多的實踐後,才能夠得到完善。
當時李福因為是穿越者,對歷史知識瞭解相當完整,所以對於這項官員考核制度,實在是不要太熟悉。
故而他很明白,如何利用好這套考核制度,把大唐的官員貪腐和不作為問題,控制在一個最合理的程度上。
當然這些李福是不可能直接告訴李世民的,畢竟在李福眼裡,李世民不可能接受這麼朝前的考核制度,即便接受,朝堂上遇到的阻力,也會讓李世民望而卻步。
李世民在聽到李福的心聲後,頓然一陣無語,他甚至從李福眼神中,讀到了濃濃的諷刺。
“罷了,你不想說,那就算了。”李世民已經沒有跟李福待下去的意思。
他已經透過聆聽李福的心聲,知道如何解決蜀地官員的事情,對於調撥馬周,也就不那麼著急,接下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朕還有公務,就先走了,你不用送了。”說完,李世民竟是直接拍拍屁股走人,把李福整了個目瞪口呆。
【我擦,這什麼情況,這就走了,不再求我了嗎?馬周不要了?別啊!】
【算了算了,李二走了也好,馬周還真是我沒辦法離開的幹吏,有他在,鴻臚寺那一攤子事,也不用我操心。】
李世民此時懶得理會李福心中所想,直接以最快速度,回到御書房中,然後奮筆疾書,將從李福哪裡聽來的考核制度,一揮而就,全都給寫了出來。
看著眼前寫得滿滿當當的考核內容,李世民一臉的滿足,而就在這時候……
喜歡大唐:讓你監國,竟成了千古一帝請大家收藏:()大唐:讓你監國,竟成了千古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