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李二這二貨喜歡信任不會打仗人說的話,要是沒記錯,高句麗降將高延壽等人給李世民其實出了個一勞永逸的法子。】
【好像是讓李世民直接攻打高句麗王都,結果被長孫無忌等文臣激烈反對,說什麼不利於李世民的安全,簡直可笑。】
【李二這二貨自己都認為高句麗的軍隊不是唐軍的對手,卻又穩紮穩打,自相矛盾的打法更讓前線將士無所適從,不敗才怪了。】
呃……李世民有些方,他是準備御駕親征的,可是一聽大臣們反對的這麼多,就一時沒敢說出口。
本來李世民的打算是想讓大臣們同意東征,然後再讓大臣們同意讓自己親征,可結果還沒來得及說,李福居然連他出徵後的結果都說出來了。
以李世民對李福的瞭解,這傢伙的心聲雖然不知來處,但絕對都是對的。
自己過於相信自己,但是到了前線那種地方,自己的存在對於唐軍而言就是累贅,而高句麗絕非自己想象中那麼容易打。
如果說高句麗容易打,那為什麼隋煬帝三次征伐高句麗都敗了呢?
李世民現在已經有所明悟,高句麗確實不能打,至少是現在不適合打,否則真要是出了什麼岔子,吐蕃那邊騎兵衝下高原,大唐腹背受敵,遭殃的可都是老百姓!
這麼些年來,大唐好容易恢復點元氣,可不能因為自己一時圖痛快,而毀於一旦,所以此事還是要重新計議一番。
想到這裡,李世民又是王霸之氣大開,“左右武衛開拔前往秦州與松洲,準備與吐蕃開戰,高句麗那邊,需要探查具體敵情,等情況他探明後,再做計較。”
我去,還能這樣啊!群臣一聽李世民這話,瞬間都無語了,特麼知道你任性,但也不能任性到這種地步吧!
皇帝不是金口玉言,說什麼就是什麼,怎麼到你這裡就成朝令夕改了?
不對,還不是朝令夕改,前一刻說後一刻改,特麼翻臉都沒你這麼快的!
大臣們內心裡瘋狂吐槽著,可是表面上卻都紛紛恭維著說道:“陛下英明,臣等拜服!”
李福癟癟嘴,對大臣們的舉動,嗤之以鼻,內心裡想的還是打高句麗的事情。
【李二這選擇算是中規中矩,不過高句麗肯定還是要打的,畢竟那些不服王化的傢伙,留著始終會是個禍患。】
【但李二絕對不能夠親征,親征就會出大事,最好還是趕緊找到薛仁貴,有了那飯桶,這一戰絕對穩了!】
薛仁貴是誰?飯桶又是誰?李世民一臉懵,聽李福這意思,好像只要有了這個人,高句麗被滅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照歷史程序,老薛現在當兵沒有?應該已經從軍了吧。】
【那貨現在應該是目前大唐新生代最強的存在,除了李靖怕是沒誰能跟他相提並論。】
【歷史上的他可不一般,但現在應該還是個少年郎,嗯,趕緊拉過來給我當苦力,然後好好培養,等李二掛了我就能用他滅高句麗!】
逆子,老子還沒死就已經開始惦記著老子死,有人才都不推薦給老子,簡直就是個孽畜!
李世民在內心裡罵翻天,但同時還有許多激動,因為李福說的這個薛仁貴,竟然能夠得到他如此讚譽,那絕對是一等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