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功名 > 第四十九章 醉妝詞

第四十九章 醉妝詞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王衍回宮後一籌莫展,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你知道他幹了什麼?”

趙旭問什麼?李繼岌說:“他做了一首詞。”

趙旭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人這時候還作詞?他也能做的出來!佩服!不過他越是這樣,魏王你就越是能早點將他給抓了。”

李繼岌笑說:“是不是覺得匪夷所思?王衍做的這首詞叫《醉妝詞》,內容是‘這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問柳,那邊走,這邊走,莫厭金盃酒’”。

“後來他兵敗開城投降,自己給自己脖子上套上繩索,手裡牽著馬車的繩子,馬車上放著空置的棺槨,我見到他之後,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總之,覺得這人可能,可能是……”

“可能是個傻子!”趙旭一下就說了出來,李繼岌覺得趙旭心直口快,李環也在跟前點頭。李繼岌不再說話,重新躺在車裡,好大一會,說了一句:“自知身命促,秉燭把夜遊。”

這句詩是王衍在投降李繼岌的時候,出宮前對著宮裡的女人們說的,詩本身卻是北周宣帝宇文贇所做,而宇文贇是北周武帝宇文邕長子,是北周第四代皇帝,在位只有一年,就荒淫無度的死了,死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

皇帝的嬪妃之多,不能列舉,但皇后一般同一時期只能有一個。可宇文贇最離譜的事情就是同時冊封了五個皇后,比十六國時期漢趙君主劉聰更厲害,劉聰當時也只是一下子冊立了三個皇后作者注:劉聰前後一共立了十個皇后)。

宇文贇冊立的第一個皇后叫楊麗華,楊麗華的弟弟,就是隋煬帝楊廣。

趙旭不知道李繼岌為什麼一個人在唸這句詩。趙旭曾讀書而知,宇文贇的父親,北周武帝宇文邕對其管教甚嚴,宇文贇因此非常討厭自己的父皇,宇文邕死後,宇文贇面無哀慼,大聲對著他父親宇文邕的棺材喊道:“死得太晚了!”

有些人,其實不懂有時候能有嚴父慈母管著,是多麼的幸福……想到這裡,趙旭再瞄了一下李繼岌的車,心說這位魏王,這會在想什麼?

不一日李繼岌帶兵到了漢州附近。這時,馬步都指揮使李仁罕和東川節度使董璋已經帶兵在這裡將這裡將李紹琛給圍困了一些時日。

李紹琛當時起兵的時候人數並不多,後來陸陸續續的招引了蜀地的一些對大唐不滿和想要趁亂找尋機遇的人。

只是後來投奔李紹琛的這些人經過這一段的觀察,發現唐軍勢大,李紹琛根本沒有機會,再呆在漢州,說好聽的是困獸猶鬥,說難聽的,就是等死。

於是,那些持著各種想法渾水摸魚的人,差不多都悄悄的溜走了,李紹琛號稱的六萬大軍,其實現在就只剩下了他河中的那些老部下。

李繼岌到了漢州城外,意氣風發,李仁罕和董璋對李繼岌唯命是從,李繼岌感受到了大權在握、被人尊敬的快樂,這恰恰是郭崇韜在的時候,所沒有過的感受。

只是,李繼岌初到,當然想展現自己的能力,於是一鼓作氣,命人強攻了幾次漢州城,李紹琛的人覺得反正都是死,拼死抵抗,因此兩軍都死傷慘重,一時間,李繼岌對李紹琛有些無可奈何。

這晚和李仁罕、董璋等一些將領酒宴完畢,趙旭護送李繼岌回到後府,要走的時候,李繼岌叫住了趙旭:“肖九,這幾天,我一直在想,用什麼方法能快點結束這種紊亂的局面。”

李繼岌不會無緣無故的叫住自己說這話,趙旭說:“這些我卻是不懂的,我只能在魏王身邊,給魏王提放看誰意圖對魏王不敬。”

李繼岌笑:“有你在,我倍感踏實。我有一個想法,說出來,你聽聽。”

趙旭點頭,李繼岌說:“李紹琛在城裡固守不出,我們在外面圍著,要說總有城破的一天,可是一來,對漢州城裡的百姓不利,二來,國庫用度就要增加。要知道賦稅本就取之於民,打仗時間越長,用的錢糧也就越多,最後都轉嫁到了百姓頭上,不妥。”

趙旭:“魏王肯定已經有了極好的主意了。”

“極好,這個到是不敢當,只是一個初略的想法,我也沒有給別人說,你聽著,給看看有沒有操作的可能。”

“我想,他日到城下去,約李紹琛出來,當面相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繼岌一說開頭,趙旭就知道他要說什麼了。

李繼岌就是在冒險,而且,還是自己和他一起冒險。

要李紹琛到城樓上說話,李紹琛路面,而後讓人趁機將李紹琛給用箭射死!

那個人是誰?恐怕就是自己。

果然,李繼岌接著說:“……他如果能出城和我對話,那最好不過,只是,我覺得這可能性不大,因此,李紹琛應該是會在城樓上和我上下交談。”

“他如果答應投降,那也就罷了,如果抵死頑抗,到時候你就在下面一箭將他放倒。漢州城裡沒有了李紹琛,猶如一盤散沙,城不攻自破,無論如何,都是一場美事。”

李繼岌說著看趙旭:“你覺得如何?”

趙旭皺了皺眉,李繼岌說:“為了百姓,為了大唐社稷,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至於我個人的聲譽,我是不怎麼放在心上的。”

趙旭:“不是,魏王的主意,我認為是極好的,我擔心的是兩條。第一,魏王的安危。魏王為了百姓親身涉險,要想與李紹琛對話,兩人之間必然不遠,他如果出城,我覺得可能性不大,他如今其實已經是驚弓之鳥,那他在城上的機率會多一些,畢竟相對安全。”

“如果李紹琛也想到了這一點,他要是安排人從城上對著魏王射箭,魏王的安危怎麼保障?這是其一。”

“第二,我的箭術,我其實並沒有過大的信心。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就算是平時再訓練有素的人,都有可能在臨場的時候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意外。而魏王的這個計劃真是出其不意,也是攻其不備,如果實施的順利,漢州必然當即重新歸屬我大唐,蜀中之地指日平復。可如果我發揮失常,那不就是耽誤了魏王的安邦大計?”

“所以,由此兩點,我覺得,魏王還是再仔細斟酌一下。”

喜歡功名請大家收藏:()功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