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總比沒有強,所以兵部對增加鋼鐵產量是支援的態度。
工部同樣看中這種新型建築形式的特點,雖說木結構是現在的主流,個別地方會用條石砌築,但是有鋼筋混凝土的話,很多此前工部幹不了的事情,就都能展開,他們當然希望能多一種選擇。
至於戶部,天曉得這幾個平日裡總是幹嘴仗的部門,竟然頭一次破天荒的達成一致。
戶部考慮的因素也簡單,因為增加鋼鐵產量,能增加收入。
以前吧,兵部和工部都是花大錢的部門,戶部要乾的事情,就是使勁壓縮他們兩部的開支。
誰能想到,這次竟然會一起力挺煤鋼擴產。
不管是煤炭和鋼鐵直接生產生產的稅錢,還是說交易帶來的增值部分,都是大頭。
方書安曾經說過,煤炭和鋼鐵這樣的重工業,能帶起下游大量的產值。
戶部那些人,開始是不信的,不就是一些烏漆嘛黑的炭麼,還有些鐵器,能帶來什麼變化?
但是當撫順煤鋼上市以後,帶來的變化太大了。
不說別的,就是當初煤鋼工坊四周,如今都是遍地的商鋪,比之撫順城還要熱鬧。
而且,隨著煤炭和鋼鐵的大規模量產,帶動效應十分之明顯。
一年前,剛開始開發北大荒的時候,需要用到的犁鏵需要整個大明去採購以及協調。
伴隨著煤鋼聯合體的產能攀升,莫說是外採犁鏵,現在撫順的鋼犁,已經是行銷大明的上品。
只要是撫順出來的鋼犁,能比別人高上一倍的價格。
本來是限售的犁,幾乎是在幾個月的時間裡,變成大路貨,很多手工打製鐵犁的鐵匠們破產,他們價格戰打不過,質量也不行,無奈之下,只好轉型向其他撫順鋼鐵還沒有插手的細分行業。
以上那些東西,說起來都是水到渠成,方書安知道早晚有同一天會到來,所以他看見後,不過是欣慰。
但是老方說的那一條,是真的令他大呼意外。
因為這算是真正意義上,不是他主導的重大發明!
只見那一頁開頭只有幾個字,卻狠狠的擊打在他的心房:
修建供過載馬車行走的軌道,由軋製的鐵條連線起來!
這不是……鐵路麼!
方書安當即驚呆了。
在他的計劃裡,鐵路要推廣,還需要一些時間。
因為現在對於過載陸路運輸的需求並不是那麼大,雖然在冬季來臨的時候,依靠運河的運輸會處於停滯狀態。
但是此前已經完成的搶運計劃,基本是能完成既有的需求。
事情的發展,還是超過他的預計。
在方書安的認知裡,至少也要是大宗物流有需求以後,並且鋼鐵的產能有大量的富餘,才有考慮鐵路的計劃。
可是啊,他畢竟只有一個人,無從瞭解每一個細節,現在大明的產業發展,已經到了什麼地步……
策劃書裡的意思,是要修建從開平到京城的連線線,方便從山海關外向京城運送物資。
同時,也方便將焦炭更好的往南運輸。
畢竟越往北的地方,冬季採暖消耗的焦炭數量越大。
特別是煤炭的價格從按斤賣到按百斤賣之後,完全是兩種狀態。
不管是運送煤炭還是運送大宗物資,現有的運力也就是過載馬車。
一個四馬甚至是六馬拉的大車,即便是裝煤炭,也不超過五千斤。
對於大明的路況來說,五千斤,是極大的考驗。
因此,過載馬車,是困擾從關外運送物資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