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們需要新的生產力躍遷,就像當年從農業文明突破到工業文明時一樣地,去解放原有體系內的狂卷,而不是在原有瓶頸內部,讓沒有躍遷的生產力無限在極限邊緣掙扎,最終卷不下去就崩,然後再次從零開始……
生產力的飛躍是人幹出來的,
而人又是教育出來的,
所以,生產力遇到瓶頸導致內卷,終究跟教育生產力沒有突破,始終停留在所有人都沒有被解放出來的手工業階段脫不開干係。
農耕時代,教育方面,只有極少數世家貴族能念得起書,
最終,是工業化反哺出來的大規模流水線手工業教育,打破了這種格局,讓幾乎所有人都分享到受工業反哺出來的,透過巨量手工業生產而創造出來的教育資源。
雖然限制於手工業生產力水平底下,所以資源並不公平,以至於有些地方的教育手工作坊質量好,有些地方的手工作坊水平很差,但起碼比農耕時代大部分人都是不識字的文盲,被少數壟斷知識的精英當成泥腿子一代代割韭菜割到死永無翻身之日要好得多……
極少數、一小撮翻了身的,其實是被吸收進精英階層成為新鮮血液,反過來繼續壓迫原來自己出身的大眾階層……
而現在,工業反哺出來的流水線手工業教育模式再次陷入了瓶頸,想要解放這個瓶頸,就要像那些實現了工業化量產的原手工業產品一樣,將教育從流水線手工業,帶入工業化量產階段!
齋小果曾經和人在網上討論過這個問題,
有人擔心教育實現工業化後,教育產品變成智慧手機一樣的工業產品,看似可以像買個u盤似的直接買來輸入自己大腦,然後人們就可以在先輩已有的水平下去幹自己想幹的事了,似乎很美好,但也有新問題……
就像現在,有錢人可以買貴的、配置更好的手機,沒錢人只能用便宜手機。
然而,這是在跟乞丐談肉吃多了會得三高……
工業化讓人們更平等,就是因為它讓大部分人都用上了工業製成品,而不是像農耕時代那樣只有少數王公貴族才能佔有產能匱乏的手工製品。
正因為智慧手機實現了工業化量產,窮人跟有錢人才都用上了手機,只不過配置有差別而已。
如果沒有實現工業化量產,那差距更大,只有少數有錢人能用,窮人只能靠寫信,或者靠吼,哪個更好呢?
所以,是生產力進步才讓人們越來越平等,站在某一時點來談論平等、公平,從來都像火車扳道岔碾壓5個人還是1個人一樣無解,這也是一種生產力水平被限制的條件下,只能思維內卷的死衚衕問題,
只有用進步性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它才有解,比如因為生產力進步,給火車裝上高技術剎車系統,或者多鋪幾條道岔,甚至火車能直接從人身上飛越過去……
齋小果的大目標就是:
先靠自己的系統突破這個知識經驗傳承方面的瓶頸極限,那之後,
微觀上,人們就不用再像現在這樣,在手工業的師徒傳承模式中,被分成三六九等,除了前幾等,剩下的陪跑;
宏觀上,到了那個時候,每一代人生下來就擁有先輩們的知識經驗,整個文明每一代都可以用接力棒的形式繼續新的探索,而不是代代從零開始,重回起跑線,最終大部分人還沒跑完先輩跑過的路就已經被淘汰,然後整個文明的生產力水平被限制住,甚至稍微有個意外就此打斷傳承……
未完待續……
作者的話:
“感謝‘永愛清煜’、‘蝶戀笙簫’、‘江湖恩怨江湖了’、‘鑽一原楠楠’、‘書友’的推薦票,謝謝!”
喜歡成功果實摘取系統請大家收藏:()成功果實摘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