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知道你小時候總跑進廚房翻來翻去。”
“櫃子裡那袋子西米是專門買來給你看的。”
聽到這話陳文言真是眼角直抽,好你個老家夥,為了騙我無所不用其極啊!
可很快就發現不對勁。
“不對啊,如果不是西米,為什麼咱家的冰晶糕會有一種獨特的香味。”
說完想起陳啟良使用西米制作的糕點。
“就像是西米獨特的,棕櫚樹以及棕櫚油的味道!”
陳二:“哥,你讓我先做吧,看完就知道了。”
陳文言,林國棟和林樂童三人,就靜靜站在旁邊欣賞。
這位傳承數代人之久的,民族文化技藝。
陳二將洗淨的糯米放進石磨盤上方,緩緩推動已經發紅包漿的木把手。
隨著石磨盤發出嘩嘩的摩擦聲,糯米被磨成了絲絲粉末。
這簡單的原材料製作,不但讓陳二胸襟被汗水濕透,也足足耗費了半個小時。
此時林國棟突然想起對面那家賣冰晶糕夥計的話。
“原來是用石磨盤做的,怪不得對面那家店用自動化攪拌機,以及啟良做出來的口感會有差異。”
“哎,真是造化弄人,越是純手工的東西越有獨特的味道。”
“可這純手工三個字就代表無法量産,似乎匠心和效益之間,是永遠無法水平的天秤。”
聽到林國棟的喃喃自語,陳二笑了笑,這笑聲又帶動胸腔傳來囉音咳嗽起來。
“咳咳...”
“哥,你說這磨盤,有生命嗎?”
一句看似不著邊際的話語,可陳二臉上卻滿是敬畏。
“我資質愚鈍,跟師父學習多年才明白。”
“這石磨盤看似笨重是個死物,其實它很有靈性。”
“我每一次推動的速度和力度不同,它出粉的大小和密度都不同。”
“你要用心去體會每一次的轉動,才能做出最好的原材料。”
陳二將磨好的糯米粉放進一個紗布中,紗布上方繫著一根彈力繩。
輕輕搖晃轉動,潔白的糯米粉如寒冬飄雪緩緩落下。
太粗的顆粒以及雜質就被過濾在紗布之上。
“哥,水的溫度,水粉的比例,以及糖和油的多少,是陳家歷代祖先用無數次歲月的驗證得出的完美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