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意味著,人工智慧是沒有,嗯,我想想應該怎麼描述,嗯,應該描述為它沒有直覺,也就是說,人類教育者可以提供一些人工智慧無法提供的東西。”
想了想覺得還是不夠準確,陸羽皺眉繼續深入解釋了一句:
“我的意思是,即使人工智慧可以提供大部分的知識和教育,但它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來掌控,教育工作者要和人工智慧互動,為其提供直覺。”
潘組長思考了片刻,不確定的問道:
“陸總的意思,是說,教師以前更多的是教學生,但以後更多的是要教人工智慧?”
……
陸羽聽到這話啪的一聲打了個響指,頗為讚賞的看了潘組長一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也不僅僅是教人工智慧,還可以轉為研究型,或者市場型。”
“教師的身份、角色,也會發生改變,甚至出現一些新的職位,比如個性化教育設計師、教育資料分析師等等。”
“像現在這樣站在講臺上教一班學生的老師角色,最終會走向恐龍滅絕的道路,依靠大學學校和學院來教授學生的景象,也可能會消失。”
“不是短暫的消失,而是長期的消失。”
“因為學生可以與一個能力理解他的人工智慧進行互動,跟它學習,而人工智慧,也會為學生提供一個特殊的教育途徑。”
“這個特殊的教育途徑,就是前面說到的個性化教育方案,一旦形成了這個個性化教育系統,那麼我們的教育就會變得更快更豐富。”
“這其實非常好理解,如果我們能夠對學生一對一交流授課,那教育效果肯定會好很多,但現實是學生遠比老師多得多。”
“人工智慧教育能很好的彌補這些不足,解決包括教育資源不平衡在內的諸多現實問題,給每一個學生提供相同質量的教育資源,至少不會出現城市教育必定優於農村教育的情況。”
……
之後的幾個小時,潘組長等人又請教了陸羽很多問題。
畢竟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不會像其他行業如公共交通、醫療保健、工業生產等等領域那麼立竿見影。
比如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加強反饋與互動、及時診斷學情,以及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等等。
陸羽對這些具體的教育內容說實話不是很瞭解,只能從技術角度出發,給出自己的看法。
雲漢科技現在的培訓系統,其實還只是一個很簡陋的教學系統,陸羽先前跟潘組長他們說到的那些東西和功能,通通都不具備。
關於這一點,陸羽也和潘組長他們說得很清楚,智慧教育的精準程度和質量,依賴於海量的資料獲取。
不同學科、不同年紀學習所關涉的海量資料,還會因為性別、家庭背景等等因素產生偏差。
另外智慧教育因為教育行業的特殊性,還必須要求極為嚴格的隱私保護、價值觀導向等等。
這些都是無比麻煩的問題。
潘組長也試探了一下陸羽的口風,稱基礎教育領域非常昂貴且面臨諸多困難,而且可自由支配的預算少,問陸羽有什麼看法。
陸羽和劉世昌對視了一眼,呵呵笑著,我們能有什麼看法,我們沒看法,我們就是經營公司的,不懂教育。
你們有困難、預算少,那是你們的問題。
我們說到底是商業公司,不是行政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每年也都照章納稅。
人工智慧技術,包括智慧教育系統雛形,我們的確是有,但得按照商業規則來。
……
喜歡攀科技真的好難啊請大家收藏:()攀科技真的好難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