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杜冠東在研究生階段撰寫的論文就更厲害了。
等離子發動機是電推進系統的一種,其應用的主要介質是等離子體,現在在國內外研究已經比較多,而且在航天領域被屢屢應用。
基本原理是使用洛倫茲力讓帶電原子或離子加速透過磁場,來反向驅動航天器,和粒子加速器與軌道炮差不多。
在發動機的陽極和陰極間施加軸向的電場,由帶電線圈產生徑向方向的磁場,電子被磁場束縛,做周向的漂移,與通道內的中性原子碰撞,產生離子,離子被電場加速高速噴出,從而產生推力。
由於離子的質量與電子的質量相比較大,所以離子的運動幾乎不受磁場的影響。
只是以目前的技術而言,等離子發動機產生的推力依舊較小,甚至開玩笑說,只能吹起一張a4紙。
不過雖然推力小,無法讓飛行器擺脫藍星的重力,但在太空中,其低推力、高比衝的特點,卻有非常大的運用空間。
一旦進入太空,等離子發動機就會讓航天器像順風助推的帆船,逐漸加速飛行,遠比化學推進更加實用。
主要用於航天器姿態控制,位置保持,軌道機動等等。
由此可見,在當時那個年代,杜冠東憑藉有限的技術資料,居然能撰寫出幾篇在今天看來依然見解不俗的等離子發動機論文,其研究目光之長遠,才智之卓越,實非常人所能及。
更重要的是,也是陸羽更看重的是,他不僅在研究低推力等離子發動機,而且在其中一篇論文中,還談及了大推力等離子發動機,雖然只是幾個模糊的概論。
即便技術進步了整整二十多年,在今天看來,這依然顯得有點科幻,在當時,更加顯得天方夜譚了,所以也沒受到任何重視。
……
如果不是陸羽仔細檢索了近一二十年的關於航天方面的論文,估計這些論文會繼續埋在故紙堆,說不定會永遠蒙塵。
但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奇妙,總是會有諸多令人不可思議的巧合發生。
陸羽當時看完幾篇論文,立即交待劉世昌,讓他無論花費多少時間和費用,都要把這個杜冠東找出來。
儘管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不過好歹還算有些線索,劉世昌也沒讓陸羽失望,費了很多心思,找到了杜冠東。
過程挺曲折和麻煩的。
當年杜冠東也算是出類拔萃,雖然有時候他的研究太過超前,被周遭的人批評說不切實際,但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基礎知識還是很紮實的。
畢業以後,如願進入到了官方航天單位,這麼多年也一直在體制內,只是從航天單位幾經輾轉,最後到了研究所下屬的軍工製造單位。
由於各種單位的保密規定,所以找到他,真的是不太容易。
……
說來也是有意思,陸羽前不久收到杜冠東資訊的時候,一度以為劉世昌搞錯了。
在陸羽看來,以杜冠東的學識和才智,現在最起碼也是某個大型保密研究專案的總工程師,打死他也想不到居然只是一個普通職工。
陸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再三跟劉世昌確認有沒有搞錯。
劉世昌也被陸羽問得有點吃不準,於是再度花時間確認了一遍,這個杜冠東,的確就是當初寫下幾篇論文的杜冠東。
因為條件有限,劉世昌到最後也沒能搞明白其中的原因,以及在這些年裡,杜冠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只是拿到了一些基本資訊,杜冠東畢業進入航天單位不久後就結了婚,生了孩子,妻子燕京某醫院的外科醫生。
婚後不久,杜冠東的工作單位就一直變動,據說幾乎沒有從事研究相關的工作,相當於到處打雜,都是以做些基礎的輔助工作。
兒子杜環宸現在正在讀大學,估計是受杜冠東的薰陶和影響,從小非常喜歡航天航空,只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大學專業選的是金融。
……
陸羽原本還以為要成功挖到杜冠東,需要費很大的功夫,都做好了被齊成朔狠宰一刀的準備,卻沒想到最後會是這麼個結果。
杜冠東這些年的經歷,其實陸羽看完資料後,大致也能猜到,無非是不合時宜,遭到排擠而已。
即使在0202年的今天,學術和研究上的這些腌臢事依然不少,更別提那個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