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的話,不論是出於對技術完善改進的追求,還是出於他們個人對名譽的追求,都不是他們樂於見到的情況。
現在看來,純粹是他們想多了,陸總對研究人員的重視,絕對和他自己曾經說過的一樣,遠遠超出對公司利潤的重視。
……
其實對於他們這樣的小追求,陸羽是沒所謂的,甚至是贊成的。
人嘛,總得有點其他追求。
不能要求研究人員全都是聖人,他們有物質享受的需要,也有精神享受的需要。
朱俞烽和任成鴻這還算好的,如果他們這是想搞出大新聞的話,那袁曜文可以說是直接奔著諾獎去了。
在所有資深研究專家當中,袁曜文是和陸羽交流次數最多的,也是被陸羽暗暗提示得最多。
本來在新材料領域建樹不錯的袁曜文,對固態電池的興趣就相當濃厚,在看到有成功的可能後,立即全身心投入進去。
帶著團隊一點一點摸索,連原先正在進行的幾個高分子研究專案都暫時放在一邊。
進展很慢,離成功還無比遙遠,更不用說走出實驗室、進入市場了。
儘管如此,袁曜文團隊卻沒有一點灰心喪氣,仍然按照他們既定的步調,慢慢朝前走著。
……
袁曜文選擇的方向是固態鋰硫電池,沒有選擇他最看好的鋰空氣電池,他認為固態鋰硫電池的難度小一點。
但這個難度小,也只是相對於鋰空氣電池而言,其本身的研究難度可一點也不小。
畢竟可以看作是下一代電池。
除了要重新設計研究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材料等等,還要解決最大的難題,電解質。
固態電池電解質跟傳統電解液相比電導率偏低,內阻較大,高倍率放電時電壓降幅較大。
這些問題但凡有一點解決不了,固態鋰硫電池都走不出實驗室。
更遑論製備工藝複雜,技術不成熟,生產成本高昂等問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完全可以說是從頭到尾重新研發一款電池,從電池各個組成部分的材料選用,到電池的整體功能設計和效能提升,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從頭開始。
電池這玩意兒,又不是普通的工藝品,對安全性的要求還高得令人髮指,容不得出現任何差錯。
由此可見工作量和研究難度之大。
也正因為此,袁曜文已經多次跟公司人事部門打報告,招攬來了很多電池研究方面的專家和研究人員。
……
袁曜文這麼搞,還沒取得多少進展呢,研究經費就如水一般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