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這一次的教訓,也就更能理解燈塔國為什麼要扼制華夏了。
華夏經濟的崛起,讓我們成為了美元霸權又一個可能的挑戰者。
2012年年初,華夏,霓虹國,棒子國,三國關於東北亞自貿區的談判接近成功。
同年4月,華夏和霓虹國的貨幣互換協議,互相持有對方國債,也初步達成共識。
但就在那時候,釣魚島爭端,黃巖島爭端相繼出現,推動華夏和霓虹國貨幣互換協議的金融大臣松下忠洋在家中上吊自殺,瞬間把東北亞自貿區談判,貨幣互換等等,一陣風吹飛了。
等到幾年後,才勉強完成華夏和棒子國的雙邊自貿區的談判,但此時意義已經不大。
因為這和三國的東北亞自貿區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三國的東北亞自貿區談判一旦成功,就會形成當時規模大約20多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而且,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出現就不會止步,它會迅速南下,與東南亞自貿區整合,形成東亞自貿區。
東亞自貿區的產生,就意味30多萬億美元規模的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出現,將超越歐盟和北美自貿區。
……
我們甚至可以繼續推想,東亞自貿區出現後,依然不會止步。
它會向南,整合阿三國和南亞;它會向北,整合中亞五國。
再然後會繼續向西,整合中東部分的西亞。
這樣的整個亞洲自貿區,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將會比歐盟和北美自貿區加起來還要大。
這樣幾個龐大的貿易區如果出現,難道它會願意用美元或者歐元來結算內部貿易嗎?
當然不會!
也就意味著“亞元”可能會誕生。
我們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遠遠不止我們所說的人民幣“走出去”,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等等。
它將會美元、歐元一起,三分天下。
華夏能看到這一點,燈塔國就看不到嗎?
當然能看到,於是燈塔國深謀遠慮的在華夏周邊挑起各種爭端。
扼制華夏,阻止人民幣成為美元的又一個挑戰者。
所以,燈塔國宣佈戰略重心東移,重回亞太,推動霓虹國跟華夏扯皮,推動菲律賓在黃巖島跟華夏對峙。
千萬別目光短淺、單純的認為,只是霓虹國右翼分子鼓動,或者菲總統阿基諾昏了頭,來找華夏麻煩。
想想看,當初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形成,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從此世界貨幣三分天下將會成為現實。
手中只剩下三分之一貨幣霸權的美元,還能叫貨幣霸權嗎?
而如今一個產業空心化的燈塔國,假如再沒有了貨幣霸權,燈塔國還能算世界霸主嗎?
想清楚這一點,也就知道為什麼華夏遇到的所有麻煩,背後都有燈塔國的影子了。
這也就是燈塔國為什麼要實施亞太戰略再平衡的根本原因之一。
燈塔國究竟要平衡什麼?
它真的要在華夏和周邊有爭端的國家之間實現一種微妙平衡,但它扮演的是和平的平衡者嗎?
自然不是。
它的目標就只有一個,平衡掉華夏如今大國崛起的勢頭。
……
喜歡攀科技真的好難啊請大家收藏:()攀科技真的好難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