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南沒等到陸記者和胡記者的訊息,卻等來了別的喜訊。
繼《燕京文藝》之後,《雜文週刊》也寄來了稿費和樣刊,《雜文週刊》的稿費標準高些,是按千字5塊的給的。
這兩篇稿子被精心修改後,文筆更加流暢,用詞也更精確,這些老編輯們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她之前的字數是每篇一萬二千字左右,精修後,有刪減,變成了一萬字。
兩篇稿子的稿費一共是100元。
周主編還給宋知南迴了一封信,信中詳細地說明瞭刊物風格,收稿型別,字數限制。建議她以後投稿最好是五千字以下,當然,寫得特別好的,也可以破例。
周主編也給老朋友呂會琴寄來了當期的雜志,呂會琴便在課堂上給同學們讀了幾篇文章,還點評了宋知南的文章:“宋同學的文章寫得很好,針砭時弊,有理有據,幽默犀利。
你要想在寫作的路上走得更遠,就不能不打好古文底子,宋同學,我建議你把《古文觀止》背誦一遍,再背誦一些詩詞,不用太多,三四百首就行,再加上四大名著打底,你的文筆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大家用同情的目光看著宋知南,宋知南這次難得沒槓,“呂老師您說得對,我明天早上就開始背誦。”
呂會琴滿意地笑了,講完課,她順手把《雜文週刊》放在書架上。
一下課,同學們便去搶雜志看。
沒搶到雜志的圍在宋知南身邊例行羨慕:“稿費一百塊,好多啊。”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大家在學習之餘,也開始瘋狂寫稿投稿。投稿的人很多,但投中者寥寥無幾。
301宿舍的女生們也開始掀起了投稿的風潮,她們寫完還拿給宋知南看。
宋知南看了一圈,發現就趙清波有點寫作天分。魏秋月點評別人的文章時很有水平,但自己寫就一般。
謝欣然心細認真,搞校對是一把好手。馬招雲和張小鳳非常光刻苦認真,風格中規中矩,四平八穩,寫材料搞學術研究應該都可以,但寫小說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魏秋月總結道:“也就是說我以後的方向應該是文學評論,招雲和小鳳可以往學術研究上靠。”
於藍問道:“那我呢?”
“你應該去當領導。”
“至於欣然,我覺得她適合當編輯。”
“咱們宿舍最有可能是在文學上寫出成績的就是老四和老二了,你倆要努力了,多寫點作品好讓我評論。”
宋知南說:“我們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魏姐你以後去從政,小鳳和招雲就留在大學當老師搞學術研究,於藍先從政再從商,欣然從政搞研究都可以。我和清波就來顛覆文壇。”
大家嘻嘻哈哈:“哎喲,這關鍵的崗位都被咱們宿舍給佔了。”
“咱們都聽老四的,老四天生聰慧。”
“好。”
301宿舍的女生大體上相處得還算和諧,但這麼多人聚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和小矛盾。
比如魏秋月打呼嚕太響,張小鳳總是忘了洗腳,於藍上下床時總是地動山搖,平時也喜歡大呼小叫,馬招雲愛磨牙說夢話,謝欣然有潔癖,宋知南對環境安靜有要求。
好在大家的性子都還不錯,有問題的虛心接受意見,也願意去做出改變。提出問題的也願意多寬容體諒。
張小鳳在大家的幫助和督促下,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魏秋月知道自己呼嚕聲太響,索性晚一些睡,等大家都睡著了,她再睡。於藍的動作也變得輕柔許多。
謝欣然做好自己的衛生,盡量少管別人。宋知南寫作時盡量去圖書館和自習室,打腹稿時就在學校東邊的樹林裡,一邊散步,一邊構思,餓了就到東門去買點吃的。
在宋知南的幫助下,趙清波的散文《春雨》在《河西文藝》上發表了,得稿費9塊,她買書買雜志花了6塊,請客花了3塊。
繼趙清波之後,301宿舍的女生又接到了孟金秋的請客邀約,孟金秋要請她們八個人吃飯,陪客是祝景星、蘇星。
宋知南過去問道:“孟同學,你是有什麼事要找我們幫忙嗎?”
孟金秋性格內向,跟女生一說話就臉紅,他不敢看向宋知南的眼睛,看著自己的腳尖說道:“我想請你吃飯,向你請教寫作上的問題,又怕只請你,你不好意思來,就、就索性把大家一起請了。可我自己也不敢來,就只好拉著祝同學和蘇同學一起壯膽,請你們一定要給我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