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四寺之中,懸空寺的傳承最為深遠,乃是上古時代降臨真玄大界的一位佛陀所留。
哪怕不是西天聖境的重要人物,但能夠證就佛陀之位,再怎麼樣,也是個絕世大能。
再加上,佛門一直有著清修隱脈,比如那空空如玄的空有庵,只有懸空寺知道在那裡,有著聯絡。
普陀寺的傳承也不差,當年上古的時期,普門尊者或許未經全功,佛果不圓滿,只能算是大半個金仙,但普門尊者乃是觀自在大菩薩的四大弟子之一,普陀寺的傳承還是非常厲害的。
若真是生死相搏,止心羅漢不可能輸給水鏡菩薩。
甚至,止心羅漢的實力,足以殺了這位同為天仙的水鏡菩薩。
只不過沒有這麼做罷了。
普陀寺不需要爭奪第一。
不需要佛門之首的地位和氣運。
不需要成為萬眾敬仰的聖地。
正是這種低調處事的原則,無人會全力出手殺伐。
止心羅漢的約戰,只是證明普陀寺的一流勢力地位不可輕辱,穩固普陀寺的地位罷了。
數萬年來,普陀寺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我不是最強的,但也不是最弱的。
我不招惹你,不招惹別人,也容不得別人來欺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影王的劫持,只不過是普陀寺玄明、玄苦等人有了默契之後演的一場戲罷了。
那些外門弟子,不過後天境的實力,任何一個真丹境都能感知上百里的範圍,豈會沒有覺察?
“菩提一念,水月止觀。”
止觀羅漢雙手合十,腦後顯出七輪七彩神光。
這七輪,代表著他自我封印數百年來,修成的七大報身。
只要再修成五個報身,十二報身圓滿,就算他度過了十二因緣佛劫,有資格稱為菩薩了。
佛門的果位中,看上去從低到高乃是羅漢、菩薩、佛陀。
但實際上,卻不能這麼論。
一般而言,果位是果位,修為是修為。
有一些實力強橫之輩,不下於天仙,但佛法認知淺薄,佛理不夠深邃,連羅漢果都沒有,雖然是佛門中人,卻算不得嫡系。
同樣,以那南無大觀水鏡菩薩做例子,他的修為已經到了天仙極致,可因為佛果被悟道禪師所廢,數百年來,一直修煉的都是偏門神通,外道佛法,同樣算不得正宗,嚴格的來說,他的佛法佛理根本就沒到菩薩的境界,菩薩的稱呼,只是一種尊稱。
再以這止觀羅漢做例子,他的修為,早在兩三百年前,就達到了天仙的層次。
可他卻並未著急提升稱號,對他來說,只要在虛空中開闢一個洞天世界,然後改造成淨土世界,不需要度化多少人,只要在凡俗之中顯聖,接引那些死去的佛信徒的靈魂,將這些靈魂收入淨土,吸納香火,凝練一尊菩薩果金身,他就有資格稱號菩薩,甚至佛陀了。
但他卻想著一步一個腳印,由阿羅漢果起始,度十二因緣,成菩薩果,然後過七苦地獄,正經的修成佛陀果位。
這是最為正宗的提升果位的方式。
空相神僧,走的也是這條路。
要不然他地仙巔峰的修為,又手持佛寶,一個菩薩果位,怎麼可能難得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