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又是怎麼回事?”皇上之前並不知道這個訊息。
“這……”彈劾的御史們頓時啞了火,這時候,旁邊又一個言官上前道:“此乃陰謀,定然是那個布商換了福公公的令牌。”
“哦,閣下莫非就在現場?怎麼沒發生的事情,張口就來?”陸行舟反問了一句,“她一個小婦人,哪有這個本事?而且,成為皇商乃是天大的榮耀,她為何要如此做?還是說,是有人故意如此,想要陷害本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陸行舟,你這話是何道理,誰會陷害你?”言官氣道:“還請你堂堂正正,不要血口噴人。”
“本官自然是堂堂正正,倒是爾等,天天搬弄是非,搖唇鼓舌,本官依律辦事,何錯之有?那婦人只是見他們言行不當,錯漏百出,所以才心生懷疑,這又有何過錯?”
“哼,想不到陸大人竟然是這般口齒伶俐。”言官冷哼一聲,“監察百官,是我等御史的職責,怎麼在你嘴中,就成了搖鼓唇舌?”
“監察官員是沒錯,只是在朝堂上說的話,也要有理有據,別事情都沒調查清楚,就急著在聖上面前搬弄是非,論起唇槍舌劍,本官自然不是諸位的對手,但外敵入侵之時,不知諸位可也是靠著唇槍舌劍去迎敵?”
“哼,不就是去年守住了定安城,破了韃靼嗎?值得你一而再、再而三拿出來炫耀?”當即有言官抨擊道:“做出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老祖宗傳下來的謙虛二字,都不會了!”
“本官並非炫耀,只是想告訴諸位,本官文能安邦,武能守國,諸位又有何功勞?不就是憑著唇舌,打壓異己嗎?”
“照這麼說,你當個順天府尹倒是還屈才了,看來下官得跟皇上提議,你這種人才,還是讓你去鎮守邊關的好。”言官冷笑連連。
“鎮守邊關自然有武將,如林將軍等武將,在戰場亦是戰績不俗,當然,若是有朝一日,皇上有令,本官亦是能披上戰袍,提槍迎敵,但諸位呢?膽敢跟陸某一起上陣殺敵?”
陸行舟今日在朝堂上,一改往日的謙遜,竟然是咄咄逼人,動不動就是提槍迎敵,上陣殺人,守城退敵,就跟換了一個人似的。
就連他的後臺徐閣老也是暗暗搖頭,這陸行舟怎麼了?之前他可不是這番模樣,上次來自己門前求官,他還是很謙遜的,怎麼如今,也是一朝得志便猖狂?
雖然這事跟徐閣老無關,但是徐閣老心中還是對陸行舟有了些微不喜,因為,他嘴中說的那種不敢上陣迎敵的官員,也有自己。
“好!”
可沒想到,陸行舟今日的表現,倒是讓皇上龍顏大悅。
本來,陸行舟關押了福公公等人,讓他很是不喜,可是聽到他這一番話後,他卻是一改之前對他的看法,對他欣賞了起來。
他實在是厭煩了朝堂這些只會說三道四,卻不敢有實際行動的官員,當韃靼打過來的時候,這些文官,誰敢迎敵?可陸行舟就敢,他不但敢,他還做出了成績了,當初守住了定安城,沒讓韃靼直取京師,不僅如此,他還趕跑了韃靼,為大月挽回了三分顏面。
雖然說有運氣的成分,但是,眼下他敢這樣說話,甚至是表現的有些猖狂,但聽在皇上耳中,卻是無比的興奮。
朝堂就需要這種官員,敢說敢言!敢做敢當!
“此事,休要再提,陸愛卿依律辦事,並無過錯,至於那商婦,懷疑聖旨真偽,雖勇氣可嘉,但也證明她沒這個福氣。”皇上肅然開口,為這事蓋棺定論。
沒福氣的意思便是指,葉初秋鋪子那幾款布料列為貢品一事,免談了。
這對旁人來說,自然是壞事,但對葉初秋來說,倒也不算是壞事,她本來也不想跟朝廷打交道。
喜歡穿成極品老婦,帶著全家去逃荒請大家收藏:()穿成極品老婦,帶著全家去逃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