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夫人啊,在這整個敦川,我只信任你。
齊重錦說著,又看著葉初秋,眼神懇切,“你放心,之前你被暗殺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了,我請林將軍過來,也是想要讓他派人保護你。”
“那倒是不必。”
葉初秋搖頭,說道:“糧食大計事關民生,我怕自己承擔不起,我建議,將糧食生意收歸衙門。”
“衙門怎麼能做生意呢?”齊重錦連連搖頭,“不妥不妥。”
“齊大人,你且聽我慢慢道來。”
葉初秋便說道:“從神啟朝開始,朝廷為了方便運輸,收稅就不收糧食了,轉而收銅板,可是老百姓手裡哪裡有錢?只能拿糧食賣了換銅板。
於是這些糧商在這個時候,便大幅度降低糧食的價格,百姓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卻根本就換不了多少錢,原本只要交一石的稅,可換成錢後,百姓們必須賣掉一石兩斗的糧食,才能換到朝廷要求的銅板。
再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百姓們手裡沒糧食了,需要花錢買糧食的時候,這時候,糧價又貴了,原先可以買一石的錢,現在只能買八斗,甚至是更少。
所以,糧食這種有關民生的東西,必須把握在真心愛民護民的人手中。
我想著,反正朝廷要收稅的,若由衙門來負責收購糧食,百姓們交稅的時候,依舊只需要繳納糧食就行了,衙門的人,自己將之換成錢便是。
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衙門再開倉賣糧,百姓們也不至於被迫去買高價糧了。”
聽到葉初秋的話後,齊重錦陷入了沉思當中,半晌後,他才說道:“你說得對,可是我在敦川也只能待三年,三年後,等我離開之後,百姓們的境遇,指不定比以前更差,這些衙門的皂吏,若沒人約束,也不一定就是善者。”
“齊大人,你說得非常對,那您何不這麼想?您在之時,約束衙門的官差,讓他們一心向善,明白自己身上的責任,他們所擁有的不是一個世代承襲的官職,一個金飯碗,而是一份對百姓、對朝廷的責任。
再一個,您在敦川當三年縣令,至少敦川的百姓就能好過三年,總比一直生活在地獄中的好,百姓見過了光,才會期待再次遇見光。
而且,您的官職也並非一成不變的,指不定在敦川三年後,您就成為了寧州的知州,如此,便能惠及一州,再努力點,成為一道巡撫,惠及一道,豈不美哉?”
“哈哈哈~”
聽到葉初秋的話,齊重錦大笑了起來,“林夫人啊,你想的太簡單了,當官,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很多事情,你不懂。”
“我不懂,但是您懂啊,您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我會幫你的。”
葉初秋便說道:“而且您身後還站著整個齊府,您有依仗,有靠山,為什麼不搏一搏呢?”
“……”齊重錦又沉默了。
“可我只是一個小小的舉人,歷史上,從來就沒有舉人進入朝堂的先例。”過了一會兒,齊重錦又說道。
在朝堂上,也是有鄙視鏈的,朝廷點進士的時候,分一甲、二甲、三甲,朝堂上的官員,一甲瞧不起二甲,二甲瞧不起三甲。
而他齊重錦,只是一個舉人,在鄉下這偏荒之地,他自然是風光無限,可實際上,若不是他的家世,他想要當一個縣令,都殊為不易。
“這有什麼,既然舉人已經有當官的資格了,那憑什麼不能當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