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桐進了灶間準備早飯,她在鍋中倒入了些水,放上了蒸籠,用昨天晚上便和好的麵條,揉成了糰子蒸饅頭,繼而又熬了一鍋稍稍有些清淡的白粥。
周氏和曲景之已經有許久沒有吃過饅頭了,楚桐蒸的饅頭有別於鎮上買的,又大又鬆軟,所以吃早飯的時候,兩人一人便是吃了三四個大饅頭和兩碗白粥。
“婆婆,昨晚上你說這處屋子是公公最後留下的,那便是說公公在未入仕之前,應該是一直住在這條村子的吧?”楚桐忽然朝周氏問道。
“應該吧!”但是她有些疑惑,兒媳婦問這個作甚?
楚桐想了想,是了,曲景之姓曲,這條村子裡的人絕大部分也是姓曲的,她倒是沒有留意過這些,她之前還一直以為周氏和曲景之是外來戶,只是曲景之碰巧和村子裡的人一個姓,畢竟他們家在村子裡好像人緣一直不是很好。
如此想著,她又是問道:“婆婆,那我們家在村子裡應該是有地的吧?”
“有是有的。”曲景之回答了她。
“那種了糧食?”
周氏搖了搖頭,然後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並未,我和景兒都不會種地,如今那塊地正荒著……”
之前她去看過,那都已經雜草叢生了,那雜草長得比人都高,而且那塊地貧瘠的很,以前她不想賣給村裡人,卻沒人瞧得上……
她的這雙手,讓她繡花洗衣還行,這種地幹農活她還真是做不下來的。而且,曲景之本就身子不好,又是個讀書人,這手不能提肩不能槓的,也不是種地的料。
“婆婆,不管在什麼時候,這地都是有大用處的。你放心,這地不用你們種,我自己來就成!”原本楚桐爹孃留下的地,她是不打算賣掉的,可她如今嫁到了這條村子經常回去,且不說來說破費時間,反倒會被人給嘲笑了去。
再者說,在東富村那二十畝地大多是水田,讓她便宜了金氏,她是一點都不想的。
她壓根就沒想過讓周氏和曲景之動手種地,就她婆婆和曲景之那樣秀氣斯文的樣兒,也不是能玩泥巴的人啊!
“可是……”
周氏本來還想說些什麼,但是轉念一想,既然兒媳婦對種地感興趣,那便仍由她種就好了,便收了聲。
“婆婆我們家有多少地啊?”楚桐又問道。
“這個……”周氏抿了下唇瓣,還是說道:“我們家就一畝地了!”
楚桐嘴角抽了抽,伸出了一根手指比劃著,“我們家只有一畝地?”
她有些不可置信了,尋常一般農戶至少都有三畝地,而他們家居然只有一畝地,難怪是整條村子最窮的!畢竟家中有多少地,在村子才會佔據在什麼樣的位置上。
曲景之則是解釋道:“原本是有十五畝地的,但是當年我爹入仕任職之後,我爺爺奶奶便覺得以後都不會回到村子裡,就把其餘的十四畝給買了,只剩下這一畝。”這些也是他以前聽里正叔提到過的。
“原來是這樣啊……”一畝就一畝吧,總比沒有強,一畝地也是可以種許多東西的。
吃完了早飯,楚桐就在灶間裡洗碗,周氏因著今日曲景之要到鎮上去抄書,就給他打了個包袱,裡面準備了些錢和三個用粗布包著的饅頭,給他帶著路上吃。
這時候的楚桐已經將碗盡數洗了乾淨,而後又餵了院子裡的兔子吃白菜。
雖然楚桐拿出了揹簍,她打算和曲景之一起到鎮上去。
曲景之和周氏從堂屋內走了出來,只聽到周氏不放心的說道,“景兒,這從村裡走到鎮上少說都要一個時辰,你本就體弱,要不還是……”
曲景之則是搖著頭,“娘你就別擔心我了,我不會有事的。”他孃的意思他也懂,不就是想讓他多花兩文錢去坐牛車,可他們家本就不富裕,何必要多花兩文錢的冤枉錢?
“……”兒子都這麼說,周氏又能說什麼呢?
“婆婆,家裡的面沒有了,我打算和曲景之一同到鎮上,正好在買些菜回來。”楚桐背上了揹簍,對周氏說道,“婆婆你要一起去嗎?”
周氏搖頭說道:“我就不去了,那屏風還沒有繡好,眼看著就要到月底了我怕來不及。還是你去吧,正好路上照顧一下景之。”
“嗯。”楚桐點頭,就和曲景之一起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