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貴拱手道。
“現在是軍帳之中, 叫什麼叔父?”
劉錡眉宇一皺,訓斥道。
“是, 大帥。”
白貴領命,不以為意。
現在帳中僅有他和劉錡二人, 叫叔父更能增進二人感情。而劉錡雖然是明面訓斥, 可實際上, 他能看出來,劉錡心底亦是高興。
在封建時代,能擔任一軍主帥的,公心和私心都會有。公心,代表賞罰分明,而私心則是培養親信,若無親信, 就如人體沒有四肢百骸,運使不靈敏。因為只有親信, 才會毫無質疑的服從命令。
“你說說此次截殺完顏亮萬騎的過程……”
劉錡捋須輕笑一聲,繼而說道。
看似只是軍帳中的一次普通問話。但白貴這句叔父,意思不辯而明, 那就是他這個侄兒,是他劉錡這個主帥的親信,唯他馬首是瞻。
哪怕他並無私心, 亦感滿意。
“此次戰役過程,末將已經寫在奏報之中。”
“還請大帥檢視。”
白貴從懷中掏出一卷絹帛,遞給了劉錡。
他早知劉錡會有此問,所以早早的就準備好了奏報。
“你這奏報……,雖然詞理簡單,可能看出功底。”
劉錡只看了奏報的幾句開頭,就不忍讚道。
他當主帥,很久都沒見過如此賞心悅目的奏報。這奏報雖然辭藻不華麗,可字字貼切,又切有韻腳,一句句讀之,使人悅然。
這並非是白貴不會寫辭藻不華麗的文章,而是軍事奏報,以簡明為主。
但簡明……,粗魯武夫寫的奏報,和白貴這個學過八股文章、詩賦的秀才、狀元郎寫的奏報相比,很顯然差距會很大。
看奏報的時候,劉錡抬頭看了一眼白貴,又回頭看了一眼奏報。
打仗如此“莽”,但寫文章又這般好。
差距實在讓人有些不敢置信。
“這完顏亮倒是有意思。”
“想學曹孟德,喊切勿傷你……,以致於釀成大錯,一敗塗地。”
劉錡看完奏報,輕笑道。
在奏報中,白貴提到,事後審問完顏亮親衛的時候,親衛有提到這茬,這也是白貴之所以能衝到敵陣之內的一大原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金人驕矜,素來輕視我宋人。”
“完顏亮此次遭此大劫,亦在常理之中。”
白貴聞言,臉色古怪了一下,復而平常,說道。
完顏亮確實和曹孟德很像,雖然沒有曹孟德的本事,但曹孟德的愛好一個不落。在海陵王完顏亮登基之後,曾說:“吾有三志,國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帥師伐遠,執其君長而問罪於前,二也;無論親疏,盡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