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正常人都會以為他是出於對父親的孺慕之情而擋的劍,然而事實上並不是。
年僅五歲的小人被捅了一劍,臉色卻一點都不變。
當先皇感動又憐惜的讓人趕緊叫太醫的時候,蕭千風十分冷靜的捂著血流個不停的傷口跪在了地上,道:“今日終於算是將父皇賜予我的性命還了回去,孩兒離去也算是了無遺憾。”
不說先皇,當時圍觀一眾朝臣后妃都呆了。
就見一身血色的小人跪在地上口齒十分清晰的表示,他生命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人,他生下來就是為了找那個人而存在,但是皇帝的生養之恩讓他心中牽掛不能離開,恰好這次一命抵一命,他這就要去找那個人了。
聽了這話,皇帝當即大怒,然而還沒來得及說什麼見蕭千風失血過多已經昏了過去。
皇帝多疑,原本感動的心情在聽了這番話後就覺得這肯定是設計好的,狠狠的勒令自己的人查清這件事的同時,也將蕭千風就這麼扔在了一邊不管。
也虧的他命大,沒死。
皇帝也查清了這事確實是個意外,再一想自己這個小兒子從小的性子,對他那一聽就是胡扯的話就信了八分。
不過即便是信了,這貨太過直白的話還是有些戳皇帝的肺管子,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皇帝覺得他這個小兒子除了說話太過耿直以外還是非常不錯的——應該說正是他說話太過耿直才更讓皇帝放心一些吧。
這件事之後,皇室中的人對這個人的性子也是有些瞭解了,再加上這些年蕭千風刻意表現出來的與世無爭的形象,幾乎所有人都下意識的認為他會一直是握在皇帝手中守衛著國家的最鋒利的一把刀。
因此聽了蕭年傑這句話,他的謀臣們不約而同的愣住了。
他們都是因為知道譽王爺不是表面看起來那樣是個傻子,並且性格隱忍聰慧,是個當皇帝的料子才甘願被他招攬,可是萬萬沒想到,蕭年傑在還沒坐上那個位子的時候就想將擋了他路的一員猛將搞死,這樣的氣度實在是不大妥啊。
某位謀臣捏著鬍子,看著蕭年傑陰鬱的眼神忍不住沉吟了一會兒道:“殿下可有什麼計劃?”
蕭年傑冷冷瞥他一眼。
他要是有什麼計劃早就讓人去做了好嘛,還會呆在這兒聽這些老傢伙叨叨。
那謀臣見蕭年傑臉色不好,心中瞭然。
人人都知道蕭千風無心朝政,同時,大家也都知道這人有多深不可測。
四五個人圍在一起商量來商量去也沒商量出什麼好主意,直到最後,蕭年傑怒而拍桌子,決定還不如直接讓人去暗殺,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一直殺。
——除了堆人數,他是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能治得住蕭千風這個殺神的。
不過暗殺也是要講究天時地利的,因此,第二日早朝,蕭年傑不顧眾位朝臣的圍觀哭唧唧抱著蕭千風的大腿要二哥。
他就是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逼得蕭千風不得不出兵去攻打牛頭山——離了京城,他才好做一些大動作不是嗎?
只不過不巧的是,他們昨天商量給蕭千風下套的時候,被一直關注著他的小土聽了個全,晚上就暗搓搓跑去找蕭千風通了氣。
因此蕭年傑往過撲的時候,蕭千風便明白了他打的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