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執法辦案理論知識 > 第四章案例分析題

第四章案例分析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華娛之攝影系大導 青山似玉 夢遊仙武 道魔傳 都市追兇 元先生,情非得已 仙穹之上 歡遊仙途 攝政王撿來的小心肝 請求當個名副其實的寵妃 來自地府的上仙 七零穿書文藝槓精 同時穿越:從符咒之力開始 快穿之女配黑化吧 修仙失敗後,她回村種田養雞擺爛 全網告白[娛樂圈] 穿成年代文裡的極品親媽 鳳簫聲動光轉玉壺 初雪請聽我告白 卻忘春

案例分析題(共&bp;10&bp;題)

案例&bp;1:2017&bp;年&bp;5&bp;月&bp;8&bp;日,某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某開發公司在商品房建設中使用假冒偽劣電線。執法人員立即趕至現場,發現已使用和未使用的電線共計價值人民幣&bp;12&bp;萬元,經檢驗,該批電線系假冒某知名電線電纜廠的產品。開發商稱該批電線是招標購買,購進後工程監理部門也未提出異議,其確實不知該批電線為假冒產品,故不應對其進行處罰。請問該案應當如何處理?

答:建築工程開發商在商品房開發中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屬於服務業經營者將法律禁止銷售的產品用於經營性服務的行為。根據產品質量法律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對服務業經營者依照銷售者進行處罰的前提是服務業經營者“知道或應當知道”所使用的產品屬於禁止銷售的產品。對服務業經營者能夠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自己確實不知道其使用的產品屬於禁止銷售的產品並如實提供進貨來源的,應依法追究生產者、銷售者的責任,不應&bp;對服務業經營者進行處罰。因此處理本案的關鍵是判定服務業經&bp;營者是否“知道或應當知道”。本案中,開發商如果能證明自己&bp;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規定的程式和條件進行招標採

購電線、及時履行進貨檢查驗收義務、監理部門也未提出異議等,&bp;應當認定開發商不知道該批電線為假冒電線。如果開發商不對電&bp;線供應商資質、信譽等方面進行審查,不按照招標投標法的規定&bp;進行招標,對監理部門提出的意見置之不理,則應當認定其知道&bp;或應當知道該批電線為假冒偽劣產品,應當依法進行處罰。

案例&bp;2:A&bp;電器公司試製一種新型電暖氣,準備做技術鑑定後正式投放市場銷售。在該公司職工要求下,A&bp;公司以成本價賣給職工試用。因該產品存在缺陷致使職工甲某兒子觸電致殘。甲某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bp;A&bp;公司賠償其兒子的損害。請問,1.A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2.生產者在證明有哪些情形下,不承擔因產品存在缺陷而造成損害的賠償責任?

答:1.承擔。2.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bp;賠償責任:(1)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2)產品投入流通時,引&bp;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bp;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案例&bp;3:A&bp;市質監局接到群眾投訴稱:該市甲商場銷售的&bp;B&bp;市電冰箱廠生產的&bp;180L&bp;冰箱有質量問題。該局執法人員立即到&bp;甲商場對該種冰箱進行抽樣檢驗,檢驗結果為該種冰箱為不合格&bp;品。甲商場在收到產品檢驗結果告知書和檢驗報告後&bp;15&bp;內未提出異議,但提供了進貨發票和&bp;B&bp;市質量檢驗所出具的該種冰箱合格的檢驗報告。A&bp;市質監局根據該局的檢驗報告,依據《產品質

量法》的規定,認定甲商場銷售的冰箱是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做出處罰決定:1.立即停止銷售該批產品。2.處該批產品貨值金額一倍罰款。問:A&bp;市質監局的處罰有何不當?應如何處理較為適當、妥善?

答:1.&bp;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必須是主觀故意,在本案中&bp;甲商場履行了進貨檢查驗收制度,不能認定甲商場以不合格品冒&bp;充合格品。2.應作如下處理:a.&bp;立即停止銷售該批產品。b.由&bp;商場先行承擔消費者退貨及民事賠償義務。C.案件移送&bp;B&bp;市質監&bp;局處理。

案例&bp;4:A&bp;市&bp;B&bp;縣質監局根據舉報對甲建築公司某工地正在施工用鋼筋進行質量抽查,檢驗結果為該批鋼筋物理效能嚴重不合格。經調查,甲公司提供該批鋼筋是從&bp;A&bp;市軋鋼廠直接進貨,共&bp;10&bp;噸,已在工程中使用了&bp;5&bp;噸。請問:B&bp;縣質監局對該批鋼筋和該案應如何處理?

案例&bp;4

答:

1.B&bp;縣質監局應對未使用鋼筋依法立即封存,防止再次用於工程中。

2.B&bp;縣質監局應將案件移送&bp;A&bp;市質監局處理,因為A&bp;市質監局對市軋鋼廠有管轄權,而&bp;B&bp;縣質監局對&bp;A&bp;市軋鋼廠沒&bp;有管轄權。

3.同時,B&bp;縣質監局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bp;B&bp;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已使用工程上的鋼筋做出處理。

案例&bp;5:2001&bp;年&bp;5&bp;月&bp;8&bp;日,某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某開發公司在商品房建設中使用假冒偽劣電線。執法人員立即趕至現場,發現已使用和未使用的電線共計價值人民幣&bp;12&bp;萬元,經檢驗,該批電線系假冒某知名電線電纜廠的產品。開發商稱該批電線是招標購買,購進後工程監理部門也未提出異議,其確實不知該批電線為假冒產品,故不應對其進行處罰。&bp;請問該案應當如何處理?

案例&bp;5

答:建築工程開發商在商品房開發中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屬於服務業的經營者將法律禁止銷售的產品用於經營性服務的行為。根據產品質量法律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對服務業經營者依照&bp;銷售者進行處罰的前提是服務業經營者“知道或應當知道”所使&bp;用的產品屬於禁止銷售的產品。對服務業經營者能夠提供充分證&bp;據證明自己確實不知道其使用的產品屬於禁止銷售的產品並如&bp;實提供進貨來源的,應依法追究生產者、銷售者的責任,不應對&bp;服務業經營者進行處罰。因此處理本案的關鍵是判定服務業經營者是否“知道或應當知道”。

本案中,開發商如果能證明自己按&bp;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規定的程式和條件進行招標採購&bp;電線、及時履行進貨檢查驗收義務、監理部門也未提出異議等,&bp;應當認定開發商不知道該批電線為假冒電線。如果開發商不對電&bp;線供應商資質、信譽等方面進行審查,不按照招標投標法的規定&bp;進行招標,對監理部門提出的意見置之不理,則應當認定其知道&bp;或應當知道該批電線為假冒偽劣產品,應當依法進行處罰。

案例&bp;6:張某分別於&bp;2011&bp;年&bp;6&bp;月&bp;15&bp;日、2011&bp;年&bp;6&bp;月&bp;20&bp;日,&bp;在被告某市某超市公司經營的商店裡購買了雲&bp;x&bp;牌河南羊肉燴麵&bp;24&bp;袋,價值&bp;403.2&bp;元並開具了購物憑證。回家食用後出現&bp;不適症狀,經諮詢食品醫學人員,獲悉雲&bp;x&bp;牌河南羊肉燴麵擅自&bp;新增了非食品原料當歸和黨參成分,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張某依法向某市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舉&bp;報,後經市場監管部門查證,上述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要&bp;求,依法沒收了該食品及違法所得,並處以罰款&bp;2000&bp;元的行政處罰。事發後,超市公司只願意退賠&bp;403.2&bp;元貨款,拒絕賠償其&bp;他損失。

1、張某對超市這種賠償行為是否接受?

2、張某應當怎麼辦?

答:

1、張某對超市這種賠償行為不能接受。

2、張某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bp;96&bp;條之規定,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判令某市某超市公司返還購物款&bp;403.2&bp;元,並支付十倍賠償金。&bp;某市區法院經審理後認為,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原告張某在被告超市公司的商店處所購買的&bp;雲&bp;x&bp;牌河南燴麵中,新增了不能加入普通食品的黨參和當歸成份。&bp;被告作為銷售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應當&bp;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原告為此要求被告返還購物款並支付十倍&bp;賠償金的訴訟請求於法有據,法院予以支援。遂判決被告某市某&bp;超市公司返還原告張某購物款&bp;403.2&bp;元,並支付十倍賠償金&bp;4032&bp;元。

案例&bp;7:一個計量技術機構透過考核,取得了省級市場監管&bp;部門的測距儀、經緯儀的型式評價授權。某個原來生產測距儀和&bp;經緯儀的計量器具生產企業,新開發研製了全站儀要求做計量器&bp;具新產品的型式批准。考慮到該計量技術機構對測繪儀器比較熟&bp;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就將全站儀的型式評價工作下達給了該計&bp;量技術機構。該技術機構接受任務後,根據有關技術資料編寫了&bp;型式評價大綱經實驗室主任稽核批准後實施型式評價。&bp;請問在這次型式評價的實施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為什&bp;麼?

答:首先,關於承擔型式評價技術機構的資質問題。&bp;根據&bp;《計量器具新產品管理辦法》的規定:承擔型式評價的技術機構&bp;必須具備計量標準、檢測裝置以及場地、工作環境等相關條件,按照《計量授權管理辦法》取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或省級市場監&bp;管部門的授權,方可開展相應的型式評價工作。&bp;因此,在承擔

型式評價技術機構的資質問題上存在兩個問題:(1)、該計量技&bp;術機構雖然取得了測距儀和經緯儀的型式評價授權,但是並沒有&bp;取得全站儀的型式評價授權。所以,省級市場監管部門把全站儀&bp;的型式評價任務下達給該計量技術機構是不正確的。(2)、計量&bp;技術機構在接受任務後必須全面審查申請單位提交的技術資料,&bp;如果發現不是授權範圍內的專案應該及時向省級市場監管部門

反映,由省級市場監管部門重新安排有資格的計量技術機構承擔。&bp;所以,計量技術機構承擔不具備資質的全站儀的型式評價任務是&bp;不正確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一切從世界成為遊戲開始 餘生瀲灩 重生之鬼界為尊 驚!病弱美人一倒,最強軍爺怒了 狂魔戰尊 皇家小醫女 偽娘小鎮 天王導演從嚇哭觀眾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