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染疫禽類……攜帶多種病原體……”
“……福州周邊漁村出現不明病患……病原體與禽類類似……”
“……發現染疫鼠類、貍貓、鼬類……”
“……不安的謠言在鄭家軍隊中傳播……”
“……擒獲一船‘瘟疫使者’,對其進行‘暴力消毒’後進行審訊……”
“……敵方目的確認……”
“……大規模瘟疫開始爆發……”
從“瘟疫使者”出現,到席捲福州、金廈等地的大範圍傳染病爆發,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而爆發出現的病患,本質上還是龐大染疫人群的冰山一腳。在考慮到這瘟疫並不是一種,而是至少五種病原體集中爆發,由於它們的傳播方式並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互斥,整體效果就是你防住了這種,就防不住另一種,正所謂“陰狠毒辣”。
面對從前線沒錯,抵抗瘟疫入侵的前線也是前線)傳回的情報,毛雄輝的反應是“用敵人的思路去揣度敵人果然給力”,而洛英則是感嘆於“戰爭之殘酷”,她現在非常的清楚,相對於被瘟疫緩慢折磨而死,直接被銃炮打死簡直屬於救贖。
“昊天教會也應該全面行動起來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人在這個年代的衛生習慣比天方人、泰西人都好。”洛英深知這種“好”只是相對而言,對遏制瘟疫的傳播至多算助力,而主力軍依然是“隔離”。
這是一種原始而殘酷的辦法,但卻非常管用。在瘟疫爆發,瘟神掠境的時候,將一切有症狀或者疑似有症狀的人,和其他人分離,如果這人撐過了去,活下來了,他她)就可以回歸人群,如果他死了,那就真的死了,而沒有在臨死前將瘟疫傳染給更多的人,已經算是天大的勝利。
然而這並不是“隔離”的結束,在病人死後,他她)身上的病原體依然存在,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著劇烈的傳染性。看看蒙古軍隊在卡法城的投屍攻勢就知道,屍體如果不處理好,那瘟疫會嚴重到什麼程度,而且最簡單也最徹底的銷毀屍體的辦法,依然是——燒!
“把病人關在一起,不管是死活,一律放火燒成黑灰”,這種做法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存在過,諷刺的是,這恰恰是古代社會對抗瘟疫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比念經驅魔管用的多!病菌、病毒再怎麼牛逼,那也是碳基生物,碳基生物體無法在火焰的高溫下倖存,至於你說什麼“屍體完整,入土為安”?在瘟疫爆發的時刻,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我們在福建有駐軍,恰好可以作為這次行動的主力,另外海上的力量也可以派過去了……至於鄭家那邊的反應,現在如何?”
面對毛雄輝的疑問,洛英的回答是“鄭成功答應介入這場針對瘟疫使者的戰爭,至於鄭芝龍的反應……現在仍然沒有回話。”
毛雄輝有點意外:“沒有反應?好歹是一代‘海賊王’,不會是也中招了吧?”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洛英的小腦瓜搖的和貨郎鼓似的,“福州城似乎處於戒嚴之中,就算有新的情報也不好傳出來。但願……但願不要出那麼大的事情吧……”
毛雄輝問:“如果真出了那種事情,你認為會有什麼後果?”
洛英稍微思索了一下:“複仇者。”
毛雄輝點頭:“是啊,整個鄭家都會稱為針對新阿拉伯帝國勢力的狂暴複仇者,他們殺戮敵人的積極性,甚至會比我們更加強力,在這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洛英嘆息:“這種性質的塞翁失馬,我寧願永遠不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