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後世著名rts遊戲帝國時代2有修牆的設定,由於城牆足夠便宜也足夠堅固,就延伸出一種虐待電腦的“戰術”——把一家電腦打殘但不打死,用城牆層層包圍,“圈養”起來,還可以在城牆外側修築一些箭塔、炮塔之類的,電腦的殘兵敗將只要敢出來一點點,就一頓暴揍……
之所以說上面這麼一堆,是因為現在的昆明城內外的局勢就是“虐電”的增強版——昆明城牆可比帝國時代2裡的城牆厚實多了,城內近十萬莫臥爾帝國軍隊更是比帝國時代2裡那些被關起來圈養的,至多幾十人的遊兵散勇要壯觀的多,因此城外的聯軍給這件事情起了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名字——甕中捉鼈……應該說是甕中揍鼈才對。
人多力量大在這個時候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壘土臺,壘更高的土臺,壘比城牆還高,小山一般的土臺!在這些土臺的加成下,就算是較小的野戰炮也能將火力覆蓋到城內,至於那些更大、更重的攻城炮,以及以射程著稱的火箭彈,就更不用說了。
這是一場對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鞭屍戰爭”,至於你說城內不是還有大炮臺和巨炮麼?那玩意在莫臥兒帝國軍隊入城的時候毀掉了一些,後來又變成了光複軍火箭彈的重點照顧物件,現在已經徹底成為一大堆焦土和同樣焦黑的廢鐵了……至於那些蜷縮在被戰火洗了數遍的城內屋舍中的“天竺賊寇”,他們倒是有選擇怎麼死球的“權利”。
這些“權利”如下——
如果你想死的比較幹脆,那麼就從西門沖殺出去吧,那麼多火銃等著你呢,是霰彈還是鉛彈隨你選,至於你說你運氣好,一路沖到近前了,想殺出一條血路?你真當石柱軍多白杆長矛是吃幹飯的?
如果你想死的比較痛苦,那就距南門近一點,要知道光複軍武備充足,現在依然有大量的硫磺燃燒彈可用,這東西在城內燃燒起來,那高濃度的二氧化硫彌散出的酸爽……這根本就是提前體驗舊時間線上倫敦煙霧事件啊。
如果你想死的比較“火”,那麼你就去北門附近吧,李定國率領的大西軍由於在四川有油井的供應,因此在石油燃燒彈方面還是比較成熟的,而且灼熱金屬液引燃法,在操作熟練的前提下,效果甚至比白磷引信還要好一些,只見大西軍炮轟所至,皆成一片火海,而火海中顯然有人肉燒烤的氣息。
如果你想死的比較“多樣化”,那麼就去東門附近吧,張全蛋確實有不少先進的武器在手,但既然是賣給劉文秀的,必然有所保留,而劉文秀明白自己現在還屬於大西軍系統,和大明吳王的關系是“盟友”而非“下屬”,那麼也不好要求更多,他解決重型火器偏少的辦法是……你知道投石機海麼?
配重式投石機,也就是三梢砲、五梢砲、甚至七梢砲之類的東西,在明末農民戰爭中大量使用過,當然在大順、大西軍獲得了紅衣大炮之後,這些古舊的玩意兒迅速退出歷史舞臺。太過龐大,不好移動,射程也不如大炮是投石機的死xue,不過反過來說,大部分零件都是木頭,可以就地取材也是一種微弱的優勢。
劉文秀就利用了這種優勢,反正投石機雖然看起來龐大,但關鍵的,需要用到銅鐵的零件就那麼幾個,木頭什麼的就地採伐、加工、拼裝即可。昆明城附近的森林覆蓋率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劉文秀的軍隊很快架構起幾十臺,後來則是數百臺的投石機,至於往裡面投擲的東西,那可就花樣多了。
大石頭塊子是最標準的彈藥,當然也有用柳條編成籠子裝一堆石子兒,若是撞擊地面時候柳條散架了,那麼就是劣化版的葡萄彈了,一大坨子幹草加上火油,點著了再丟擲去也算是常見的做法,由於這樣殺傷力似乎還是偏低,往幹草裡加上各種産煙、産毒的玩意兒成了主流,但這似乎還不夠勁兒。於是乎在友軍,也就是王錫袞的建議下,劉文秀的部隊開始投翔。
數以萬計的人和數量同樣不少的馬,每天産翔量那是驚人的,如此大量的翔被一大坨子一大坨子的扔進城裡去,那酸爽……估計也只有頭頂漫天飛翔的“天竺賊寇”自己才清楚。而在“玩翔”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回頭的王錫袞,很快研發出了更牛逼的戰術——把幹硬的翔和油拌在一起點著了投進去,那惡臭的烈焰,果然非同尋常啊……
沐天波哭笑不得地看著王錫袞在“喪心病狂”的道路上一去不返,然後心說這麼玩下去,等昆明城裡的“天竺賊寇”死光了,這城還能住人麼?另外考慮過這場戰鬥中他自從丟了昆明城後就一直在打醬油,戰後昆明城還是不是他的地盤?存疑……
正當他存疑之時,光複軍的使者到了。
————分割線————
“翟總兵和陳總兵邀請各方主將前去赴宴,共討軍國大事?這……這不會是鴻門宴吧?”
沐天波的擔心並不是沒有原因,他明白翟五和尚和陳德都是吳王毛雄輝派來的,目的肯定不止擊潰安南、雲南的“天竺賊寇”,更是為了徹底佔領西南!而若是這兩個貨夠黑夠很,在慶功宴上來個摔杯為號,把其他己方來的主將統統抓起來,豈不是就可以一下子吞併群龍無首的各路大軍?
本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原則,各路軍頭中除了馬萬年願意赴宴外,其餘的都找了各種“合理”的理由推脫,不過他們很快就收到了翟五和尚和陳德的回複,確切地說,是署名是“大明吳王”和“大明武寧公主”的地圖冊……
而在看了這地圖冊的內容後,沐天波先是倒吸一股涼氣,然後覺得心底有一股熱血翻騰上來。
沒錯,這是南洋諸國和天竺國的地圖,而且是非常詳盡的地圖,山川、河流、城池、港口一應俱全的地圖,由於不知道毛雄輝和洛英這兩個穿越者有後世的歷史資料,所以軍頭們的理解要麼是“武寧公主就是昊天教聖姑,她用非常神棍的方法得到了這些地圖”,要麼是“吳王已經仔細調查過南洋諸國和天竺國的虛實”,無論是哪一種解讀,都夠驚人的了。
然而更加驚人的是這些地圖冊透露的意願……這幾乎是每個軍頭都很容易猜到的,南洋諸國和天竺國都不是荒涼之土,而是有油水的富饒之土,而現在它們都在“域外天魔爪牙”的控制之下……所以我們要打敗“域外天魔爪牙”,把南洋諸國和天竺國都變成我們的土地……
“這野心……大的嚇人啊……”沐天波只覺得額頭上冒了很多汗,卻不是因為熱,而是因為激動,“這鯨吞之志,就算是成祖皇帝都不會有……啊……我在說什麼?……”
成祖皇帝自然說的是朱棣,在大明最強大的時代裡,透過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一度控制了南洋、西洋的幾十個藩屬國。然而藩屬國畢竟不是本土,隨著下西洋行為的逐步終止,這些藩屬國最終還是慢慢失去了控制,後來泰西紅毛人來到南洋,居然控制了貿易,再然後……應該就是“域外天魔爪牙”染指南洋了吧……至少在沐天波的印象裡如此的,而吳王和昊天教聖姑要做的,分明是徹底征服這些地盤,沒錯,是轉化為本土,而非藩屬國!
沐天波本來還想說“太祖定下的不徵之國”之類的老黃歷,後來想想這已經沒有什麼卵用了,話說他是知道當毛雄輝還不是吳王的時候,他的兵已經揍過朝鮮,揍過倭國的,而且都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現在據說和直接吞併也差不多了。既然如此這般,那麼朝鮮和倭國打得,南洋諸國和天竺國為何打不的?
當沐天波在想“果然打的”的時候,在聯軍中存在感比較低的大順政權主將李過則在算一筆帳——如果南洋諸國和天竺國都能做到一年兩熟,部分地區一年三熟的話,這能産多少糧食啊。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李過作為李自成的侄子,當年跟著叔叔起兵唯一的原因就是大災荒,不造反就要餓死。小冰河期的陝北有多麼荒涼,糧食産量有多麼低,他是非常清楚的,而他現在知道了南洋諸國、天竺國那些蠻夷居然佔著那麼好的土地,吃飽喝足,這怎麼能不激動?他的思維方式也非常的簡單粗暴——蠻夷佔著好地?那就打,把蠻夷都打死或者至少打跑了,這地我們的人來種!
如果毛雄輝此刻知道李過的想法的話,會非常高興地來一句“你果然已經悟道了”。
當“殖民主義”,或者更接地氣一點,“到國外搶地盤”的思想在這一次西南戰爭的諸多軍頭腦海裡擴散的時候,正被花式虐待的莫臥兒帝國敗兵的死活,已經沒有人關心了。
七日之後,昆明克複,清理和重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