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如果說莫臥兒帝國在軍事方面有什麼特殊的追求的話,那麼用“大就是好,多就是猛”來形容好不為過,當然這也是天竺國歷史上的一貫追求,看來他們寫的神話中濕婆長達幾萬裡的林(大)伽(吊),還有動輒傷亡數億人的吹逼戰爭就明白了。
然而莫臥兒帝國倒是確實有“大好多猛”的本錢,雖然地圖上看起來比明朝小不少,但考慮到熱帶農作物生長更快,所以十七世紀初的時候,莫臥兒帝國的人口和明朝其實是差不多的,再加上明朝從萬歷末年開始戰亂頻仍,而同一時期的莫臥兒帝國卻相對平靜,因此十七世紀中葉的時候,說莫臥兒帝國人口世界第一併沒有什麼問題,而巨量的人口,在奧朗則布這樣好戰的皇帝手裡,毫無疑問是巨大的戰爭潛力。
新時間線上莫臥兒帝國經歷了“三國圍剿新阿拉伯帝國”的慘敗,但損失的兵力和天竺國龐大的人口比起來真是九牛一毛,在奧朗則布得到新阿拉伯帝國的扶植之後,軍力迅速膨脹到舊時間線上望塵莫及的地步,而且這種膨脹不僅僅在數量上,也在“尺寸”上,看看那些豎起來比人都高,也確實比瘦弱之人要重的巨型火箭彈就知道,其威力有多麼喪心病狂。這也是土司僕從軍、安南僕從軍新敗,莫臥兒帝國軍隊卻不為所動的真正原因——不就是用火箭彈燒了這群渣滓的屁股麼?我們也會,我們更強!
於是乎戲劇性的事情在即將全面交戰的雙方同時上演——雙方都自信滿滿,雙方都有十成十的把握去贏!這導致“誰會先進攻呢”這個問題變成了偽問題——雙方同時出擊,在途中遭遇,不要慫,見面就是幹!
一場大規模的“重火力戰爭”,在安南境內的老街與安沛交界處的紅河河段爆發了。
————分割線————
雙方距離十四裡,莫臥兒帝國的極限射程打擊。
火箭彈確實是一種“大力出奇跡”的存在,由於發射後仍在不斷噴射氣體進行加速,它們可以輕易地超越炮彈的射程。而和射程同樣恐怖的是它們的視覺效果——拖著火尾的龐然大物呼嘯而來,就算沒擊中,也嚇的你肝膽破裂!
然而這種“恐嚇”只是莫臥兒帝國一方的臆想,實際效果卻相當有限。光複軍那可不是一般的軍隊,那真是用鋼鐵鮮血烈焰養大的,對火箭彈這種東西再熟悉不過,你要說命中率高,一不小心真可能會被打死那確實有一定的威懾力,但問題是莫臥兒帝國軍隊在這個距離上發射的火箭彈酷似大菠蘿2裡德魯伊放的“毀天滅地”,基本上是上打天,下打地,中間打空氣,就是打不到人,至於你說“萬一打到人”了怎麼般?你是在質疑光複軍鐵甲戰船的防禦力和“火焰抗性”麼?
莫臥兒帝國現在有沒有蒸汽船?這個問題目前是未知的,但就算新阿拉伯帝國允許自己的屬國擁有蒸汽船,那麼你看看南亞、東南亞和中國西南部的地形,也該明白這船從天竺不走海路是無論如何也到不了紅河的,所以莫臥兒帝國目前的船隻大都是從土司僕從軍、安南僕從軍手裡得到的小型運輸船,甚至還有不少竹筏、木筏在裡面濫竽充數。由於前一階段打的是菜雞,收編的也是菜雞,導致莫臥兒帝國對己方武器的威力嚴重高估,在幾十斤的實心鐵球炮彈都只能打出大坑卻無法真正穿透的厚重灌甲面前,那比人還高的火箭彈……不夠班啊!
這是烈焰的洗禮,這是璀璨中升華……如果喜歡“詠嘆調”的洛英親臨此戰的話,估計會發出類似的感嘆,但事實是她不在,發出類似感嘆的是李小花,不過畫風變成了“撓癢癢一樣,炸不穿再唬人都沒用啊”。
以鐵甲戰船開路,鐵皮戰船隨後,純木船更後,光複軍正向著上游的方向移動,標準的“迎著敵人的炮火前進”,而這種“刀槍不入”的觀感讓上游方向的莫臥兒帝國軍隊感受到了侮辱和……憤怒。
“妖魔鬼怪!”
“褻瀆真神!”
“火獄魔鬼!”
“殺光屠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