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鋼鐵鮮血烈焰 > 第444章 我全都要(二)

第444章 我全都要(二)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守寡重生後,侯門主母她改嫁權臣 樂觀少年在立海大 如何扮演嬌妻迫害男主 寒王煞妃 替嫁妻子走後,劍尊道心破碎了 觸控符咒就會穿越 錯折瓊枝 屢戰屢敗的惡毒女配 師姐 師尊今天又打徒弟了嗎 徽影重重 驚!白切黑鼓手竟是雙面釣系! 我的帶球老婆要登基 我的老師有點撩 世子爺,這外室又在給您畫大餅! 我腹肌呢![穿書] 抱緊傅叔叔的大腿 救贖文的大反派,我嗎[快穿] 晴空萬裡,起落平安 樹與蝴蝶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無形滲透,最為致命。

從名義上說,莊子固、鄭成功仍是和毛雄輝“地位平等”的盟友,但實際上,光複軍對山東軍閥和浙江軍閥的控制非常的徹底也非常的牢固。說的露骨一點,莊子固和鄭成功已淪為毛雄輝勢力的買辦,但非常有趣的是,這兩位並沒有産生什麼抵觸心理。

世間人熙熙攘攘,都是為了一個“利”字,對于軍閥來說,最高的利益自然是打垮所有競爭對手,稱為實權皇帝,然而要達成這最高利益,不僅難度極大,而且風險也大,弄不好就兵敗如山倒,身死族滅。所以說對於莊子固、鄭成功來說,比較切實的利益就是——跟著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去攻城掠地,去在發財的過程中分上一杯羹,而這一點毛雄輝確實是做到了,這也是為何到現在為止,莊、鄭等人和毛雄輝如此“融洽”的原因。

當然完全基於利益上的合作,如果沒有過硬的武力來保證,就無異於“幼童持千金於鬧市”,說白了就是等著被搶,問題是毛雄輝,或者更明確地說,是吳王加上昊天教聖姑的勢力,確實對莊子固、鄭成功存在碾壓性的優勢,這種優勢不僅僅在物質上,也在精神上,當莊子固、鄭成功出門散心都能聽到城內廟宇中眾人齊呼“一拜昊天,二拜後土”,甚至兵丁也是如此的時候,這要密謀什麼作亂,難度也太大了。

當然莊子固和鄭成功相當的聰明,他們才不會放棄到手的利益,去冒極大的風險發動一場根本沒可能贏的戰爭,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已經被綁在了毛雄輝的龐大戰車上,沒有附庸之名,卻有附庸之實,而這附庸的列表上,還不斷增加了一些新的名字。

阿濟格、濟爾哈朗覆滅之後,大順、大西政權已經處於兩面被包圍的狀態,“討逆之戰”隨時可能爆發,卻始終沒有爆發。吳王的態度很明確——與我合作,那麼都吃香喝辣,不與我合作,那麼阿濟格、濟爾哈朗在陰間孤獨的很,急需一些人陪伴是不是?至於昊天教聖姑的態度就更加明確了——你們不要阻止昊天教的傳入,僅此而已,當然“神的代言人”尚在人世,而且有著切切實實的“神跡”和“神通”的存在,和那些完全靠忽悠的宗教相互競爭的結果,是根本沒有懸唸的事情。

而就在這個過程中,兩個“大和尚”的隨軍遠徵,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了。

————分割線————

明末“睜眼看世界”的知識分子和清末“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知識分子有一個巨大的區別,那就是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力上。

清末的那群人雖然口口聲聲“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我大清”全方位立體地被各路西洋人後來還有東洋人)吊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他們堅持“中學為體”更多的是一種無視事實的頑固堅持而已。然而明末的那群人卻完全不同,雖然萬歷末年後大明戰亂頻仍,但所有的慘敗都是針對“東虜”和“西寇”的,至於泰西紅毛人,那隻不過是一群擅長“奇技淫巧”的海寇而已,徐光啟等人或許會對利瑪竇這樣學問淵博的“西儒”保持敬重,但對普通的泰西紅毛人依然是居高臨下的態度。

然後問題就有趣了,清末知識分子由於對洋人心存畏懼,所以作為帶路黨沒啥心理壓力,而明末的則不然,你看有多少士紳給清兵帶路,再有幾個人給紅毛人帶路就知道了,就算是永歷皇帝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想從羅馬教廷借兵的書信,措辭也只能說是懇切,而非謙卑,所以你覺得這個年代的知識分子會“崇洋媚外”,那純屬想多了。

而既然連“船堅炮利,頗有點本事”的泰西紅毛人都被看不起,那麼“天方大食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更不用說那些文明程度低,長的還不符合審美觀的南洋土著了,看過舊時間線上蒲松齡寫的《夜叉國》就知道,那群土著人基本上就等於“怪物”。

因此對於渾融和尚和弘智和尚來說,“南洋被一群天方人帶著一群‘夜叉’給搞的天翻地覆”,是很沒道理的事情,而吳王毛雄輝不管怎麼“驕橫跋扈,視君王為無物”,至少在“攘夷”這個方面還是挺給力的。這也是為何渾融和尚、弘智和尚主動請求“隨軍觀戰”的原因,前者是為了看看“這些域外天魔和他們的爪牙到底是什麼玩意兒”,後者則更多的是想“看看高科技這個名詞是他最近才聽來的)戰鬥是什麼樣子”。

毛雄輝自然同意這種請求,畢竟這多少有點“改造舊文人”的意思,當然他也叮囑翟五和尚看好這兩個本質上還是書生的出家人,第一要求的是別死,第二要求是別讓他們參與任何重要的事情,而洛英則增加了一句——早點送這兩位上船適應顛簸,別遠徵時在船上吐得稀裡嘩啦就行。

而洛英確實猜對了這兩位的狀態,僧皮儒心,一臉牛逼哄哄,一身“浩然正氣”的渾融和尚和弘治和尚在登上戰船並跟著出海之後,迅速被海上波濤引起的低頻振動弄得不似人形,什麼形象、什麼格調在生理反應面前都是標準的紙老虎,之前在河流、在狹窄的瓊州海峽的坐船經歷,和真正的海上波濤相比,不夠班啊。當然人體總有調整和適應的能力,渾融和尚和弘智和尚吐啊吐啊就吐習慣了。

渾融和尚到底算是有點功夫在身的,之前能發下重修名寺的宏願,那意志力還是挺強的,因此他的適應比弘智和尚要快,當後者還在泛酸水的時候,前者已經開始看海兵的操練了。當他仔細計數過炮擊靶船到底用了多少彈藥之後,對吳王有多麼有錢有了新的認識。

而終於開始不吐酸水的弘智和尚,對“靶船的驚人防禦力”有著更深刻的認識,他現在明白為何聯合艦隊可以在與“域外天魔”的對戰中取得勝利了,這根本就是渾身披掛整齊的對付無甲光膀子啊。至於如何破開那厚厚的裝甲,弘智和尚想了又想,始終沒想出對付的辦法。

鐵甲戰船在舊時間線上也是一度橫行無忌的存在,在十九世紀後期到二十世紀早期經常出現“炮彈明明命中了,炸出的火球燦爛無比,但就是威力不夠洞穿裝甲,所以攻擊幾乎無效”的尷尬局面,直到穿甲彈的長足發展才解決了這群海上鋼鐵堡壘。而新時間線上十七世紀的鐵甲戰船相比之下自然是“猴版”,不過對面可能出現的,針對重灌甲的炮彈肯定也是“猴版”,所以並沒有什麼問題。

大軍集結、操練、演習、補給,還有升級換代……弘智和尚在過去幾個月中確實發現新來的戰船射程越來越遠,火力越來越猛,裝甲也越來越厚了,而更加讓他驚愕的是,新戰船的速度卻沒有變慢,甚至有所加快,這簡直不符合“重灌緩慢,輕裝迅速”的經驗規律,唯一的解釋是——驅動這些可怕的戰爭機器前進的詭異機關,也越來越強大了!

弘智和尚好歹也算個“科學家”,能寫出《物理小識》的他,對“機關力量越來越強大”意味著什麼還是很清楚的。頭腦風暴止不住的他想到了用機關驅動的,山嶽一般大小的鋼鐵巨舟,還有在陸地上行進的機關車……如果這就是未來的話,倒是有不小的期待。

而這種期待,正以最暴烈的形式展現在他的面前。

————分割線————

安南國紅洮)河江)口,“天方聖域艦隊”和聯合艦隊遠端對轟中。

隨著火器威力、射程的不斷發展,具體到某一發彈藥在戰船的權重意義也在降低。當你只有一門大炮的時候,每一發炮彈都是“至關重要”的,都是憋了老半天的“超級大招”,但當你有一百門、一千門大炮,無數的炮彈,以及更多的火箭彈的時候,就算一輪齊射火力覆蓋,那也只能算是“普通攻擊”。

若是遠離戰場,以上帝視角去看這場戰鬥,那麼確實是極為絢爛的“煙火表演”,但如果你在戰場之內,則會體驗到“死亡如此之近”的感覺。雙方的船隻距離越近,火力密度就越大,命中率也越高,而在船隻的互相消耗之中,某些雖然不夠精確,但依然十分重要的資料在産生。

“敵方船隻防禦能力有所增加,但並不如我方船隻攻擊力增加的多……”

“我方每損失一艘戰船,敵方平均要損失三到四艘戰船……”

“敵方炮臺射程約為八裡,在三裡之內命中率明顯升高……”

“敵方炮臺發射的炮彈仍以球形彈為主,但重量明顯增加,最重的炮彈估測已經達到六十斤……”

“六十斤炮威力很大,但射速較慢……鐵甲戰船強行抵近拔除炮臺方案……可以考慮。”

在做出了決定之後,遠端炮火對轟告一段落,更為激烈的近程突擊拉開了序幕。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