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在景元樓。”輪迴天揚說了地址。
景元樓並不難找,是南杭城頂級酒樓之一,而且這名字一聽便是喬景元開得。
《神話》世界的背景比較雜亂,而九洲大陸更像是華夏洪荒與古代的結合。
如果不扯上神魔巫妖之類的話,九洲大陸就是古代背景,尤其很像簡傑最喜歡的宋朝。
宋朝是華夏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鹹平宋真宗年號三年1000年華夏gd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一代盛唐!
華夏近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西方史學界中也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複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
要知道宋朝立國三百多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
放在現在來說,就是人民幸福指數非常高,都覺得很滿足,不想叛亂。
判斷一個歷史時期是不是商業繁榮、市民享有自由生活,有一個比較極端的衡量……看這個時期的酒肆是否發達。
仔細想想,這中間其實並非沒有道理。首先,就是一種由糧食釀成的非剛需消費品,如果本身生産力低下、經濟落後,人們就不會浪費糧食釀造酒,自然也不可能出現發達的酒業。
再者,酒是一種飲用後能釋放激情、製造興奮的飲品,人們極容易酒後失言、鬧事,如果國家對社會的控制嚴酷,就會傾向于禁酒,導致市民自覺地不敢聚飲。
而華夏禁酒由來已久,世界上最早的禁酒令便出現在華夏,幾乎是伴著酒的産生而同時出現的。
據《戰國策》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相傳是我國最早的釀酒人作酒而美,進之禹,禹欽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大體意思是說大禹的女兒令儀狄去監造釀酒,儀狄經過一番努力,做出來的酒味道很好,於是奉獻給大禹品嘗。
大禹喝了之後,覺得酒的味道的確很美好。
可是這位被後世人奉為聖明之君的大禹,不僅沒有獎賞釀造有功的儀狄,反而從此疏遠了他,並說:後世一定會因為飲酒無度而誤國的君王。
這段記載流傳於世的後果是,一些人對大禹倍加尊崇,推他為廉潔開明的君主,因為他禁止釀酒,使儀狄的形象成了專事諂媚進奉的小人,這實在是讓人始料未及。
不過,儀狄是不是酒的創始人……也有待商榷。
在周朝、秦國商鞅變法時期、漢初、劉備、呂布、曹操、朱元璋、都實行過禁酒令。
不難看出,凡是實行禁酒令的時期,多為戰亂或者國家初定時期,也就是經濟得不到發展的時期。
而宋朝顯然是個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