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瑋邊喝茶邊看著窗外,王府中人陸續上船,有帝都老者送上萬民傘,王妃代表齊王出來接受,又有老翁奉上送行酒,依舊是王妃代飲。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
看著王妃雍容高貴的姿容,顧瑋忍不住想起《洛神賦》中那優美的詞句,唸了一段,才忽然想起,怎麼念這個來了,他自嘲般的笑了笑。
正想著這篇賦,隔壁雅間傳來說話聲。
“齊王殿下真是萬民擁戴,唉,這一走,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回來?恐怕回不來了,薛兄,你真希望齊王殿下回來?”
薛兄呵呵的笑了笑。
“柳兄,如此盛況,百年罕見,何不作首詩以賀!”
“作詩?您饒了我吧,別說現在沒詩興,就算有也不敢寫。”
顧瑋稍稍愣了下,有點意外,他怎麼也在,嗯,這人有點意思。
“有什麼不敢的,”那人又說:“唉,我是寫不出來,要不然我就寫一首。”
柳兄沒有聲音,顧瑋心念一動,推門出來,在隔壁雅間的門外道:“可是柳兄在內,顧瑋慕名已久,不知可否賜予一見。”
門內忽然安靜下來,過了會,雅間門開了,顧瑋緩步進去,柳寒站在窗前,神情中毫不掩飾他的意外。
顧瑋抱拳施禮,柳寒連忙回禮,顧瑋打量雅間內諸人,屋內有五個年青人,正齊齊向他施禮,他連忙回禮,這些人大多見過,都是各家士族的公子,恐怕這裡的庶族,也就是柳寒了,現在又加上個他。
白衣公子名滿天下,無論士族還是官宦,都不敢小瞧他。
顧瑋打量著柳寒,柳寒也看著顧瑋,倆人從未見過面,可都知道彼此,白衣公子就不說了,顧瑋則是在詩會那晚見證了震帝都的三篇詩詞賦的誕生。
以顧瑋的高傲也不得不承認,這三篇之美,乃近十餘年少見,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三篇佳作的體裁分屬詩詞賦,三種不同的風格,特別是那篇洛神賦,辭藻之華美,想象之豐富大膽,可以說世所少見。
第一次見到柳寒,顧瑋沒有感到意外,柳寒看上去根本不象讀書人,面板黝黑,面容滄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長几歲,可神情穩重。
在柳寒眼中,顧瑋一席白衣,目光純淨如雪,腰挺得筆直,面容乾乾淨淨,沒有薛泌臉上的病態淡黃色,微搖摺扇,神態瀟灑,與眾不同。
薛泌忙叫人添把椅子請顧瑋坐下,顧瑋沒有坐,而是窗前,與柳寒並肩站在一起,看著對面的船隊,船隊還沒啟程,幾個官員登船探望齊王。
“顧公子也來送王爺?為何不到那邊去?”柳寒隨口問道。
顧瑋輕輕嘆口氣,薛泌同樣嘆口氣:“唉,王爺就這樣走了,令人惋惜。”
柳寒和顧瑋的臉上幾乎同時滑過一絲嘲諷,秋戈搖著扇子,坐在桌邊,桌上有酒有茶,這個時期的茶樓賣茶也賣酒,秋戈一手搖扇,一手端著酒壺,也不用酒杯,就拿著酒壺往嘴裡倒。
“這女兒紅還是三十年的才好。”秋戈似乎對酒不滿意,罵罵咧咧的:“媽的,這十年的女兒紅也拿來蒙人。”
幾個官員下船了,又有幾個官員上船去了。
四周聚集的帝都人都眼巴巴的伸長脖子,看著中間那條船,奢望再看齊王一眼。
“唉!”
顧瑋和柳寒幾乎同時嘆口氣,顧瑋有點意外,側臉看著柳寒:“柳先生為何嘆息?”
“不敢當,”柳寒不敢當這先生兩字,這可是名滿天下的白衣公子,他再大膽狂妄也不敢當他的先生:“公子以後便叫我柳寒便好。”
顧瑋略微遲疑下問道:“你沒有字?”
柳寒搖頭:“嗯,字乃長者賜,我的父母是誰,在那,我都不知道。這些年在西域奔波,也沒人給我取字。”
顧瑋輕輕哦了聲:“我送柳兄一個字吧,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