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活著就是無法知系死亡的真正意義。我說的只是我認為的,別人還有別人自己的看法。我們都各自獨立,各自在宇宙中存在互不干擾。若是有了連結,那也是思想的碰撞或者生命的偶遇。
之前看《海上鋼琴師》有些許不理解,可是現在也知道原因了,大概是一直都在沿著一道線走,到後來發現想要換條路已經沒有選擇。
看到本質都是孤獨和無意義的,都沒有絕對的毀滅,可是最後也都有自己奔赴的結局,人類最後都有的結局——死亡。
換句話來說,終究死亡,何不縱情生活。
在知道已知的結局時候完全可以過一個自己喜歡的過程。人這輩子不為了別的也應該為了自己才是。
至於其他,很多時候並不能成為左右人生的關鍵因素。但是死亡能。它主宰著一切的基本盤,只有生,才能生活。想清楚之後,完全是另外一番情景和人生的體驗在裡面。
人生不能思考人生,一旦開始思考,虛無就會遍佈全身。那種感覺,嗯,不太好。
就比如此刻是真實的又是流轉的。
那條著名的一生中無法踏進同一條河流結論看似荒誕實則即是如此。
想到悲劇是生活的本來真相。悲劇不是不圓滿,而是以另外的方式圓滿。
又說道這輩子的意義,其實思想總是會有些跳脫不由自己控制。
還小的時候喜歡“比”,不自覺的會和周圍的人比成績,比各種東西。長大後覺得那些毫無意義。可是就是這些無意義構成了過去生活有意思的一大部分。
人還是要追求點兒東西嘛,正能量點兒,不然每個人都太看破就很沒意思是吧。
其實還是覺得靈魂有輪迴挺好的。至少有些敬畏,知曉人這一輩子不是終點。還會行善積德留些後路。哈哈,有些不唯物主義。[允悲]哲學家們真的不容易,他們在探索追求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死去的人無法告知我們,活著的人不知道。
每次日子倒數的時候都覺得很快,看著數字一天天的變少,說不上來具體什麼感受。這是客觀的時間在流逝,也是主觀的感覺時間在消失。而消失的這一部分是我們的生命。認為那句話完全沒錯“生命是時間組成的。”
活著的意義大抵就是見到美好感受美好
追尋未知,遇到有趣靈魂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之前的生活有多匱乏無意義。
這個世間的所有相遇大概就是宇宙的恆定,在某些時刻宇宙會執行某些能量促成一些事情。比如天公作美,比如時來運轉,還有就是生與死的定律。
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在於是否被人類所認可,換句話說,認不認可根本不重要。因為宇宙從來不會被人的想法所困住,他是掌管一切的能量永遠不變。
喜歡與他有關的日子請大家收藏:()與他有關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