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墨子桐滿城買糧,動靜大,巒公府也聽說了這件事,沒幾個時辰,鄭芊芸就帶著一車的金玉銅錢珠翠寶貝和巒以這些年收藏古物來到墨子桐跟前。
墨子桐看著鄭芊芸說道:“到底還是把姐姐驚動了,剛才綠君把葉參軍和馬府送她的所有首飾頭面都拿出來了,這會姐姐又來送上這些,這讓我怎麼還情呢!”
鄭芊芸搖搖頭道:“還什麼情,國難當頭,人人出力。妹妹快別這麼說了,咱們是女子上不了戰場,只捐些頭面首飾出來也算不得什麼,我們老爺這會子還直嚷著要跟你去城門上,他那個痰疾一到換季就發作,去了沒得跟你們添亂,我才拿話壓著他不許出門。不知端木老爺現在怎麼樣了?”
墨子桐搖頭道:“前方戰事我現在也不清楚,等他們把糧食弄到手我就去送糧,我這還有個事要拜託姐姐,奕寧、奕朵還得煩你帶過去,豆官要跟我去城門上,我們這一走府裡沒人照管,交給你我也放心。”
鄭芊芸點頭道:“兩位小姐我這會就帶走,你去城門上一定小心,豆官雖成年了,也不過才剛十八歲,還沒成家,你和端木老爺要護好這孩子。”
墨子桐點頭吩咐奕寧和奕朵並幾個丫頭婆子跟著鄭芊去去巒公府裡。
墨玉身份尷尬,自來了這裡就陪著奕朵一起唸經,這會也自然跟著一起去了巒公府。
又過了一時,負責採買的下人和牙婆拉著滿滿幾十車的糧食回來了,墨子桐看著這些糧食十分高興,便吩咐眾人不用卸車直接跟著她和豆官去城西城門。
黃媽自從墨子桐生下豆官就一下服侍在豆官身邊,此時豆官也要跟著去城門,黃媽想跟著一起去,但華姨娘不日不見人也不管事,因此墨子桐便令黃媽留在府裡照看,前方有需要還得她調停周全。黃媽得令便留在府裡。
墨子桐領著豆官和綠君、小支稜等人剛出發走了沒一會,就見馬太太轎子停在路口,後面跟著幾十個兵丁和幾大車的糧草。
馬太太看到墨子桐騎在馬上,便從轎子裡下來對墨子桐說道:“妹妹,我們老爺臨出征時給我留了這些家兵,你也一塊帶去,還有我府裡存的這些糧草你也帶去,給端木刺史說讓他放心,城裡有我們鎮著,讓他放開手腳打,把那些虎狼之輩都攆回老家去。要是人手不夠,我府裡還有些做雜役的幾十個下人隨後也給他送去,要是還不夠,我們女人也能上。”
墨子桐拉著馬太太的手道:“謝謝姐姐這麼體諒,我這回去城門暫時不回來,要陪著我們老爺,城裡就拜託姐姐多費心了。”
馬太太感嘆著點頭道:“妹妹大仁大義,這種時候還能陪在端木刺史身邊,真大丈夫所為,當日我們老爺是奉了皇命,我不敢添亂,現在想想真應該跟著他一起去,這麼多日子也沒接到他的信,不知道他在外面如何了,說到這已經泣不成聲。墨子桐忙安扶了一陣,馬太太知道今日事重,不宜耽誤,便又叮囑道:“今日你去,一定要小心。”說著兩人都不免又起傷感。
和馬太太揮淚告別後,墨子桐等人拉著糧草帶著幾個兵士來到城門口,兵士認得墨子桐是端木太太,急忙跑到城門上向端木華彙報。
端木華看到墨子桐送來的那些糧草和兵士,高興地站在城門口對墨子桐喊道:“太太,你怎麼弄來這麼多糧草,有糧食就不怕了。那些兵士是哪裡來的?你等著,我這就下去。”
當端木華站在墨子桐等人面前時,墨子桐見端木華頭戴著幞頭,穿著緋色官服,那官服上盡是灰塵,袍子一角也沒了,官服上繫著的蹀躞也換成了一根黑色皮質腰帶,腰帶上掛著一把長長的雁翎彎刀,腳上的黑靴上盡是汙穢,再看鬍子也燒沒了一半,一半在風中飄著,雙眼充血,滿面灰垢。
墨子桐看了頓時流下眼淚道:“老爺,怎麼幾日不見就成這樣了?”
墨子桐知道這回吐蕃出兵結果是天朝西域盡歸入吐蕃之手,此次抵抗不過是拖延時日,過不多久朝廷就會放棄這裡,但她不能說也無法張嘴說這些喪氣的話,只是心疼端木華此時付出的代價。
端木華雖滿身汙垢,但那雙清澈的眼眸卻仍放著光彩,他看墨子桐流下眼淚,便拉起墨子桐的手堅定地說道“太太放心,這城得住要守,守不住也要守。朝廷任命我為此城刺史,我必與城同在,這裡危險,太太還是領著她們回去。”
說完又看著豆官說道:“德嘉,快扶著你母親回去,這裡不是你們該來。你們走了我也好心無旁騖地帶著兵士們浴血奮戰。吐蕃軍隨時會攻城,我這就得上去了。”
不容豆官說話,墨子桐卻鎮靜地看著端木華說道:“老爺這是要攆我們走了,我們這回來就沒打算回去,豆官自不必說,他還食著朝廷的俸祿,保家為國之責不容推卸。這次就讓他跟在老爺身邊,好好歷煉歷煉。她們幾個雖是女兒家,卻也都願意跟著我,你看,我們衣裳都換成男兒裝了,我們這就隨老爺上城上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端木華一聽忙擺手道:豆官跟著也還罷了,你們婦道人家上城上去算怎麼回事,快回去,別瞎鬧。
墨子桐冷靜地說道:老爺不要再說什麼婦道不婦道,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國家不只是你們男人的,也是我們女人的,婦女也能頂半邊天,你就別囉嗦了,快快前面帶路。
端木華聽了心中暗驚,一時也不顧跟前有人,只管看著墨子桐道:“桐兒,你這滿嘴裡又說得是些什麼話,你究竟是什麼人,從哪裡來的?”
墨子桐也知一時心急失了言,忙道:“老爺不要再耽誤工夫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此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同仇敵愾一起想辦法殺敵退兵。你既為刺史就是一方父母官,我們既為你的家人豈能坐視不管,你就別再說廢話了,咱們快快上城樓上去,否則吐蕃軍攻上來,城門上沒有指揮官,這仗還怎麼打?”
端木華聽了便不多言,只說了句:“你們跟我來。”一行人便跟著端木華從旁邊的樓梯一路上到城門樓子上。
上到城樓上,城樓上站滿了善城大大小小的官員兵士,墨子桐拿起遠火鏡看遠處吐蕃軍在城外正在修整,目極之處皆是吐蕃軍士,只見他們不緊不慢喝水的喝水,吃東西的吃東西,睡覺和睡覺,而城樓上漢軍則一刻也不敢怠慢,緊緊盯著那些城外吐蕃人的一舉一動。
墨子桐一邊觀察著知情一邊問道:“那些吐蕃人吃的糧食是自己帶來的還是搶的附近村民的糧食?”
端木華道:“這些吐蕃兵來這裡已經四五日了,附近的村民沒來得及跑的全都被殺了,他們現在吃得喝得都是搶來的,我派出去的探子報信說這些吐蕃人學戰國時的秦兵,按所殺人頭論功行賞,且實行不費自己一米一粟,打到哪搶到哪吃到哪的政策,來時就扛了個武器來的,聽說剛開始攻前面幾座城堡時也不是很順利,但人餓極了都會拼命,越到後來越發膽子也大了,胃口也大了,不但整城的殺人,而且比著殺拼著殺,所以才能一路披靡。”
墨子桐聽了眉頭緊鎖,看著遠處敵軍思忖了半晌方說道:“吐蕃人來勢洶洶,只能想點歪門邪道了,咱們想法子在他們吃的水裡下點瘟藥下去,胡大夫有方子,馬上讓人配好,爭取今天就把藥下進去,明天他們就成一鍋死水了,想再翻浪花也不能夠。到時得咱們說了算,咱們手頭有解毒方子,讓他們乖乖聽咱們的。”
端木華一拍腦門道:“對呀,我怎麼沒想到這個法子,又快又省事,管保讓他們來多少都變成死水一潭。太太,還是你腦子好使,這幾日可把我愁壞了,萬一失了城,這不知又要死多少人,到時我怎麼給朝廷交代。”
墨子桐小聲說道:“老爺,這法子還是你告訴我的,你忘了?”
端木華不解地說道:“我告訴你的,我何時說過,我怎麼不記得?”
墨子桐笑道:“老爺給我講過端木家祖上的事,裡面就有投毒的環節,你真不記得了?”
端木華聽了忙點頭道:“記得,記得,看來你不愧是我端木家的媳婦,這故事裡的重要關竅終被你所用,好,好,來人,快去把胡大夫叫來。”
且說吐番兵士飲用水被投毒後戰鬥力急速下降,圍在善城西門的兵士不得不後退等待援軍。
端木華原本想主動出擊,墨子桐攔住勸道:“老爺,窮寇莫追,且這些人已經中毒,打了也沒意義。他們沒有解藥這毒便解不了,人也好不了。已然是不中用的人了,何必浪費咱們的兵力。我擔心他們的後援應該不日就到,那些人才是咱們該著重關注的,投毒這法子只能使一次,下次便不管用了,那些人只會比先前這些更兇狠,光靠城裡這些守軍肯定不行,咱們也得找援軍來,否則敵軍破城而入是遲早的事,到時血流飄杵,屍橫遍野,真到那種境地當何以自處?”
喜歡宅凰之梧桐引請大家收藏:()宅凰之梧桐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