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種覆燒工藝也有其缺陷,就是它的沿口因為沒有滿釉,造成使用後的清洗不便,所以這種覆燒的工藝並沒有存在很久。
這就更加說明了,這種覆燒定窯的稀有性。
現在經歷上千年,依舊保持完整的定窯瓷器出現在周安的眼前,他豈能不高興。
除了高興,周安也很好奇,這種應該進入博物館的文物,怎麼可能擺在友誼商店裡公然售賣呢?
國家不是有政策規定嗎,乾隆之前的官窯都不讓出口,更何況是北宋的定窯珍品?
短短的時間裡,周安腦子就有了一種可能。
那就是鑑定這件定窯瓷器的專家出錯了,要不然也解釋不清啊。
也只有這種解釋,才可能說得通!
說來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畢竟留存於世的定窯珍品何其稀少。
也難怪專家會出錯,這種物件,一般人也很難接觸一件、兩件。
如果眼力不夠,肯定會下意識的,先在腦海裡將之判定為仿品。
之後也就隨著心意,把真品判定為贗品了。
就好比,你在後世地攤上看到一件唐伯虎的畫,你肯定會下意識的就覺得那是仿品。
要知道,那是唐伯虎的畫哎,怎麼能在地攤上遇見。
周安想的真沒錯,被分配來友誼商店進行鑑別的專家,水平還真不太高。
真正高水平的專家早就去博物館了。
周安正想著,這北宋定窯瓷器就已經被那位服務員小姐姐放回了櫃檯裡的木盒。
“別啊,這瓷器我買了,您幫我拿出來吧。”
“你買?你買得起嗎?”
剛才只是周安拍了幾句馬屁,服務員才拿出來給周安看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在他又說自己要買下來,這在服務員眼裡,他就是在說大話,能在友誼商店買的起東西的,也只有外國人,華夏人哪有來友誼商店買東西的。
“我沒開玩笑,哥們真買!”周安有點急了,這小姐姐怎麼一點都沒有眼力勁啊,我可是大老闆。
“你真買?你有外匯卷嗎?”
這些年,周安手裡可是換了不少的外匯卷,就是為了買這些好玩意。
於是,周安笑呵呵的說道,“呵呵,就興他們外國人有外匯,咱們華夏人不能走外匯了?”
“這可是要八千的外匯呢,您有這麼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