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新紀元的遊戲分級制度,註定了18歲以上的青少年能接觸到的懸疑類恐怖遊戲裡,出現了更多更稀奇古怪的玩法。比如狼人殺的實體版,比如捉迷藏的捉鬼版,比如安祈口中這個,聽起來像是追逐戰的進化版。
傳統的追逐戰大多出現在動作類遊戲裡,通常存在“起始點a”和“目標點b”兩個方位座標。玩家從“起始點a”出發,中途擊敗的“小怪獸”可以累積成加分項,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目標點b”後算作通關。
放到印桐他們此刻的場景裡,就是從“宿舍”出發,在沒被走廊裡的喪屍與姜餅人組合套餐幹掉的前提下,於18:45之前回到“宿舍”算作通關。
“那我不出去不就完了。”
程明雀眨了下眼睛。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陣不和諧的聲音打斷了,小團體餘下的五人齊刷刷地看著他的肚子,彷彿裡面藏了什麼會發出聲音的小怪獸。
“咕嚕……”
確實是藏了只小怪獸。
程明雀跨坐在椅子上,腦袋墊著椅背露出一副生無所戀的表情,他說:“講道理,我早上起來就有點餓了。我怎麼覺得自己烏鴉嘴呢,難不成樓下那零食真的是吃一包+10hp?”
印桐偏過頭,瞟了眼邊上翹著二郎腿的董天天。
早上趁著搜查幹掉了一包薯片的董天天回贈一枚白眼,趕在印桐開口前,煞有其事地沉聲道:“搞不好就是這樣。”
他們誰都沒提現實中也會出現饑餓的可能性。畢竟在出現官方提示之前,肆意猜測現實資訊只會提高團體內玩家的恐慌程度,無形中加大遊戲的失敗死亡)機率。
然而不提不代表不存在,現實問題永遠是虛擬遊戲躲不開的溝壑。更何況箱庭onine直到現在都沒彈出控制面板,沒有投訴視窗不說,連下線按鈕都不予提供。
盡管沒有人開口,但所有玩家都産生過這樣一個念頭。
我們被困住了。
在直接架構於移動終端上的意識流遊戲中,這種想法無疑是宣稱:“你離植物人只有一步之遙了。”
然而現階段脫出遊戲還不是印桐他們的正菜,如何在這場遊戲中活下去,才是整張餐桌上最需要優先解決的主菜。他們已經瞭解到在箱庭onine的遊戲規則裡,所謂的“安全屋”指的並非是這棟公寓樓,而僅僅指的是他們蜷縮的這間小宿舍。在早晨不知道幾點開始的“狩獵時間”裡,他們必須要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還要保證在18:45之前回到宿舍安全屋)。
這其實是個很糟糕的遊戲規則。
通常在“起始點”和“目標點”重合的追逐戰裡,勢必會出現一個讓玩家不得不離開“起始點”的原因。大多數的恐怖遊戲會選擇直接在“起始點”安放一隻玩家絕對打不過的“小怪獸”,用作“鼓勵”玩家拼命奔跑的驅動力,考慮到箱庭onine已經將“安全屋”——宿舍用作了“起始點”,那麼“饑餓”可能會取代“小怪獸”成為新的動力,從主觀上推動玩家繼續遊戲。
程明雀舉手問:“那我可以囤積零食嗎?”
印桐翻了下筆記本:“理論上可以。按照咱們今天早上根據零食包裝得出的結論來看,小賣部裡所有的零食都是新的,並且每週三和週五‘補貨’——也就是重新整理一次庫存,倘若你一次藏夠幾十天的零食,確實不需要每天都往樓下跑。”
“但是這個理論具備了兩個操作條件,1,你要保證自己一定能跑得過樓下的喪屍,2,你還得想辦法逃離剩下不到一天的主線任務。”
董天天聳了下肩:“然而沒有一天了,”他擼開袖子,露出腕上的手錶,“現在是20:37,距離主線任務的強制開啟。”
“還有608分鐘。”
……
遊蕩在二樓走廊裡的姜餅人成功地阻斷了程明雀和陳彥回宿舍的可能,為了防止小夥伴露宿街頭,小團體中年齡差最大的一對舍友不得不分居兩地室)。
程明雀跟著安祈和印桐睡一屋,仿若被爸爸媽媽領回家的幼兒園小朋友,一路歡呼著撲上了335臨時拼湊的大床。陳彥就要倒黴得多,鑒於董天天拒絕和兩個“不長腦子的大老爺們”董天天語)蓋一床被子,在和夏澤興商量打地鋪無果後,他只能眼瞅著這個一米八幾的大男孩癟著嘴,委屈巴巴地撅著屁股縮排了床邊的角落。
——我都這麼讓著您了,您就湊合睡一晚上,別讓我躺地上好不啦~
陳彥也不知道是受制於那個如有神助的波浪線,還是驚愕於夏澤興泫然欲泣的表情,站在床邊沉默了近乎十分鐘,還是頂著一副棺材臉躺上了床。
他仰躺著凝望視野盡頭的天花板,透過一張床板感受著從夏澤興那端傳來的顫抖,他說:“小同學我知道春宵苦短,但是非常時期,你還是不要和你的五指姑娘纏綿了吧。”
夏澤興幾乎整個人都糊在了掉渣的白牆上,氣沉丹田悲憤地吼破了音:“我沒有擼!”
“那你也不要晃。”
“我也不想晃啊!我長到這麼大還是頭一回和陌生男人擠在一張一米五的床板上,我就不能緊張嗎?我t緊張啊!”
“你緊張什麼,明雀和我睡都不緊張。”
夏澤興咬著下唇嗚嚥了一聲,他在心裡連吼三聲“我根本不想知道你和程明雀睡一張床!”脫口而出的卻依舊是軟綿綿的哭腔。
“董同學,董老大,咱們為什麼不出去打怪獸啊,你看陳先生西裝筆挺氣宇軒而,跟咱們睡一屋多委屈啊,你再撬把鎖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