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演播廳內,眾人的目光齊齊聚在了李凡的身上。
李凡起身道:“各位老師——”
主持人示意李凡坐下,笑道:“李凡,坐下講就可以了。”
“那好,謝謝,”冷不丁從選手身份進化成特邀嘉賓,李凡還有點兒不適應,他道:“各位老師,觀眾朋友們,以及場上的眾位同學。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想必沒人不知道了,這是古代浪漫的愛情故事,可謂之千古第一私奔,自由婚姻的典範。但,我覺得大家都被欺騙了。”
一句“大家都被欺騙了”,頓時引起了演播廳裡所有人的興趣。
李凡繼續道:“首先咱說說卓文君最有名的《白頭吟》一詩,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
這首詩中尤其是‘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這句,我相信大家不僅僅耳熟能詳,估計還能一展歌喉吧?咱們華國大多數人認為這千古名句以及詩篇出自卓文君之手,其實,我認為完全錯了。”
嘩!
現場嘩然一片。
著名作家孔遠道:“不對吧,這個《西京雜記》中有所記載: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
翻譯過來就是司馬相如想要納妾,於是卓文君寫出《白頭吟》來回之,這才打消了司馬相如的計劃。”
李凡淡淡地道:“但《西京雜記》中並沒有記載詩的內容。”
程教授也道:“《玉臺新詠》倒是收錄這首詩了。”
李凡道:“的確是,詩名為《山上雪》,但並未指出它的作者究竟是誰。”
工蘇大學文學系張達教授道:“李凡,這個你可能真的想多了,這個有明確記載的,我對這首詩有過研究。南朝宋、齊時期的王僧虔《技錄》明確指出《白頭吟》的作者是卓文君。
歷史和文學上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假的,很多都是有依有據的,我的‘打假鬥士’。”
噗!
哈哈!
現場笑聲頓起。
李凡最近在網上掀起了一陣‘考證風’,然後網友們也親切地封他為‘打假鬥士’,李凡倒覺得還真蠻貼切的。
面對張教授的“發難”,李凡不慌不忙地道:“但是,此時《白頭吟》詩的名稱是《皚皚山上雪》。況且,王僧虔上距司馬相如、卓文君的時代已有五六百年之久,且王氏未提史源,所以,王僧虔的話難以讓人認同。
學生我一直倡導的新考據學,極為重要的一點則是‘追本溯源’,任何沒有根源的事物都是站不住腳的。”
張教授反問道:“如果說王僧虔的言辭不足為據,那反過來,你所産生的質疑也毫無理論依據啊。”
李凡心中頓覺一涼,心道:同樣是教授,這位教授和京大教授的水平明顯差了一截。
面對詭辯,李凡也沒興趣和他扯下去,他笑道:“那好,我再從詩詞發展及理論上略作分析。
《白頭吟》是非常優秀的五言詩,這個是毫無疑問的了。但根據我國詩歌發展的歷史來看,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生活的西漢的中期,是不可能産生這麼成熟的五言詩的。各位老師覺得呢?或者說,大家可以給學生提一個醒,看看學生遺漏了西漢時期哪首經典而又頗為成熟的五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