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並不算很長。
漢東大學要求的本科生畢業論文僅僅8000字而已,在大學裡算是比較少的。
即使裴謙寫high了,寫的字數稍微有點超,也不到1萬字。
這點篇幅,張維不到半個小時就已經看完了。
而在看完了整篇論文之後,張維的心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篇文章簡直是高屋建瓴,格局太大了!”
“難道說裴謙之前的那些課堂作業的論文都只是在藏拙?或者僅僅是抽出一點點時間來隨便寫寫,壓根沒有展示自己的真實實力?”
“嗯,很有這種可能!”
“畢竟騰達集團橫跨多個領域,在文化領域的貢獻尤其卓越,如果裴謙真的是一個普通的學生,能做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電影遊戲和小說作品嗎?”
“他又不是抱人大腿,騰達從小公司做起,這些專案可都是他來牽頭的。”
“看起來這篇畢業論文裴謙確實是認真寫的,展現出了自己一部分的真實水平。”
“而且這裡邊還用上了騰達的真實案例,這應該也是裴謙對自己創作理論的一種總結吧?”
“唯一可惜的是,參考文獻方面的內容並不算多。”
“而且……最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張維簡直是感慨萬千。
剛看到標題的時候,張維還覺得這篇論文寫得大而空,很可能會是一篇完全不及格的作品。
但是往下看了之後,尤其是看到論文的摘要和正文部分,看到整個論文的大框架,張維立刻就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這篇文章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分析網路時代文藝作品所面臨的困境,而後立足這一困境,提出網路時代通俗文藝作品的傳播與創作的必要因素,最後則是提出網路時代通俗文藝作品的使命,以及根據騰達的具體創作事例進行補充說明。
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而且整篇論文沒有那麼多廢話,全都是非常乾貨的內容,沒有任何的灌水。
甚至可以說,如果以這篇論文為骨架稍微新增一些內容,引用一些文獻將其擴充一下,那麼足以擴充成為一篇碩士乃至於博士的畢業論文。
如果更加大膽一些,甚至可以作為更高層次的研究課題!
這種情況簡直是讓張維感到有些始料未及。
這篇論文的特點可簡單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它所引用的專業知識都相當基礎,但也正是因為都是基礎知識,所以沒有什麼爭議,非常的紮實。
第二,文中所提出的理論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預見性,換言之,它直接分析了現在流行文藝作品的一些特質,因為太新潮了,所以很難說它是對還是不對。
要說對吧,好像跟目前的理論研究並沒有直接掛鉤的關係。可要說不對吧,說的又挺有道理的。
而且文科和理科不一樣,理科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基本上沒有模稜兩可的空間,真理是具有唯一性的。
但是文科嘛,講究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有各的道理,只要是言之有物,能夠與現實中的現象進行印證,那都可以說是不算錯。
第三,這篇論文大量結合了騰達現實中的事例,比如一些成功的遊戲和成功的電影劇本。
這些內容本身就充斥著大量的文字資料,而這些文字資料也都可以看成是文藝作品的一種表現形式。
現實中這些作品成功了,那麼研究它們的理論,自然也就變得非常有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