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產品總是莫名其妙成功的詭異運氣,可以說是火上澆油,把裴謙給燒得遍體鱗傷。
所以,即使改變了這個事情的性質、繞開了系統的規則,也得小心謹慎,儘可能地讓宣傳方案不起效果。
也就是俗稱的“做好事不留名”。
說實話,這事很有難度。
之前裴謙的慈善額度全都捐給了母校,卻非常低調地沒有往裡燒任何的宣傳資金,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宣傳,就是最穩妥的做法。
但現在,為了結算,也是為了探索更多花錢的路子,裴謙決定冒一次險,嘗試一下。
裴謙簡單地把這次慈善計劃的方案給孟暢講了一下,然後說道:“下個月我想讓你做這個慈善計劃的宣傳方案,但是有兩點要求。”
“第一,我希望稍微改變一下這個慈善計劃的性質,讓它不再是一個純粹的慈善活動,而是帶有一定的商業性質。”
“但我的意思並不是讓它賺錢,你可以將‘帶有商業性質’這件事情理解為一個純粹的、不摻雜任何經濟訴求的行為,以此為基礎進行考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慈善仍舊是它的第一目標,所佔的比重儘可能達到九成以上,即使商業上存在那麼一丁點成功的可能性,也不能對慈善這件事情本身造成影響。”
“第二,這次的宣傳方案還是和以前一樣算提成,在儘可能多花宣傳經費的前提下,細節上有一些變化:我需要的是,在慈善計劃能覆蓋到的貧困農村裡,宣傳效果要儘可能地好;而在網際網路上,在不相干的領域內,最好是沒人知道。”
“怎麼樣,這次的任務有信心完成嗎?”
孟暢的第一反應,是有些迷茫。
啥啥啥,這都是些個啥?
這個慈善計劃,不是已經挺完善了嗎?給貧困小學的孩子送營養,這是好事啊!
供應商和小學都已經聯絡妥了,直接推行不就完了嗎?
為什麼還有兩點要求,畫蛇添足呢?
再看這兩點要求。
第二點關於宣傳效果的要求,倒是可以理解,但第一點要求稍微有點奇怪。
慈善就是慈善,商業就是商業,為什麼一定要慈善帶點商業性質?而且慈善仍舊是第一目標,完全不考慮商業部分到底是不是賺錢。
這不是有點自相矛盾嗎?
真是完全摸不透裴總到底在想什麼!
但在短暫的懵逼之後,孟暢變得興奮了起來。
雖然他還沒有想清楚裴總的真實意圖,但他感受到了一點:裴總對自己更加重視了,給自己安排的任務難度進一步提升了!
這次的任務,值得好好鑽研。
而且,一聽說這次負責宣傳的是個慈善專案,孟暢自然而然地有了一些聯想。
上次來的時候,裴總已經暗示過了,讓孟暢一定要走正道。如果走邪道提前還完了債務,那麼就會被趕出騰達。
短短的半個月之後,裴總就讓他給一個慈善專案做宣傳。
這是巧合嗎?
不,怎麼可能是巧合!這幾乎是一種明示了!
顯然,裴總多半已經猜到了他透過各種辦法賺外快的事情,這是在給他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之前孟暢已經想過,要不要把這些不義之財給散掉一部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