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是將怒火轉移到做房產中介的這群人身上,認為是他們素質不行,坑蒙拐騙、無惡不作;而另一種,則是對辛苦謀生的中介充滿同情,認為他們這麼做也是為了生計、迫不得已,選擇體諒。”
“可他們恰恰忽略了實際上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那些呼籲給快遞小哥、外賣小哥、中介多一點體諒的平臺,他們一邊兩頭吃,瘋狂壓榨,一邊又呼籲雙方互相體諒,因為只要雙方互相體諒了,平臺的壓榨就不會有人再提起了。”
孟暢快速記下,然後不由得感慨:“說得太好了!”
“我現在懷疑你之前一個月做成兩單的真實性了。”
“你根本一點都不笨,反而非常聰明啊!一般人能想到這些?就你這個腦子,怎麼會淪落到去發傳單?”
孟暢確定了,裴總的眼光果然是沒問題的,這個田默完全配得上銷售部門負責人的位置。
不說別的,他對這種傳統商業模式的理解,以及對裴總精神的把握,就足夠負責人的級別。
但這也讓他感到有些奇怪,這樣的人才,怎麼會在發傳單的時候被裴總髮掘出來呢?
有這個腦子,乾點什麼不能餬口?至於去發傳單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哎,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我這也算是在裴總的引導下,開悟了。”
“當然,我也不是一下子悟到這些道理的。”
“本來我是處於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我去做中介,也是別人說什麼,我就聽什麼。”
“那些老員工告訴我,應該這麼做,應該那麼做,把他們工作中的一些‘竅門’告訴我,讓我學著滿嘴跑火車,學著用這些‘竅門’去簽單子。”
“我學了,但怎麼都學不會,我知道說謊話也許能把單子簽了,可我就是開不了口。”
“我一直很羞愧,覺得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太笨了,幹什麼都幹不好。明明是這麼簡單的工作,明明別人都已經告訴我應該怎麼做了,我卻連照做都做不到。”
“我告訴自己,工作就是這樣的,潛規則就是這樣的,也許它們就是這個社會運作的規律,我得去適應,可不論我怎麼努力,就是適應不了,也接受不了。”
“我不斷地被打擊,一直在懷疑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但就在這個時候,裴總出現了。”
“裴總不僅僅是給我提供了一份工作,透過這種認可讓我樹立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裴總向我展示了什麼才是正確的銷售!”
“騰達體驗點的透明服務大獲成功,讓我意識到了,可能我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他們,是這個行業!”
“我之前有多羞愧,有多自責,之後回想起來,就有多不甘。”
“於是我就反覆地想,問題到底在哪。”
“我在網上看了很多專業大佬對這些行業的分析,也將這些行業的情況跟騰達的情況做了反覆的對比。”
“我不是個聰明人,口才也不好,但我這個人比較較真,想不通的問題就一直想,總有一天會想通。”
孟暢點點頭。
確實,如果換他是田默,他還真不見得能想通這些問題。
倒不是說他笨,關鍵是他沒有這個機會和動機去想。
首先,他不可能淪落到去做中介和發傳單。
其次,就算他真的去做中介,也會很快認可並接受這種工作模式,融入進去,甚至成為中介門店的銷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