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來到小吃集市之後,張亞輝就一直在思考裴總此舉的深意。
而在籌備的過程中,在跟其他攤主的交流中,這些想法慢慢地萌生了。
顯然,裴總開小吃集市不是為了賺錢。
正如芮雨晨所分析的,這可能是為了打造一個龐大的餐飲帝國,讓小吃集市、冷麵姑娘和《地攤百態》紀錄片一起,打造一個小吃餐飲品牌。
但張亞輝堅信,在商業目的之外,一定還有一個人文因素在裡面。
而這個人文因素,就是為了儲存、展示優秀的小吃文化,對地攤小吃進行正確的規範和引導,讓它們能夠順利地生存下去、發展壯大,並最終融入人們的生活中,讓這種煙火氣能夠在越來越顯得冰冷的大城市中也一直燃燒下去。
面對採訪,張亞輝有感而發,把自己做攤主這麼多年的辛酸苦辣和諸多感慨,一一道來。
張麗嫻聽得兩眼放光。
看看,看看!說得太好了!
既有非常接地氣、容易引發共鳴的生活經歷,又有拔高之後頗具深度的經濟和人文分析!
不得不感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一個普通的攤主,竟然能說得這麼好,真是了不起。
當然,也不排除是進入到騰達這個平臺之後,耳濡目染,眼界得到了提升。
總之,這次對小吃集市的採訪,太完美了!
先是用獨特的佈局和裝飾風格博人眼球,引發高關注度;而後就是品嚐平價美食,介紹小吃集市誕生的前因後果;最後拔高思想,談到地攤經濟、城市規劃、餐飲文化等更宏觀的方面。
在回來的途中,張亞輝路過一個烤冷麵的攤子,還特意自己上手烤了一份,讓張麗嫻讚不絕口。
逛了一圈,又回到入口處。
張亞輝從雜貨店裡拿來一摞打卡用的筆記本,送給張麗嫻、攝影師以及其他的電視臺同事作為禮物。
“太感謝了!”
“每次來採訪都拿東西,怪不好意思的……”
“總之,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張麗嫻跟攝影師確認過素材全部錄製完成之後,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雖然現場還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在誘惑著她,但那些可以下次來的時候再吃。
反正都在京州,隨時都能過來。
現在一定要最快時間把這條新聞給剪輯好!
張麗嫻有預感,這條新聞一定會像之前報道摸魚外賣和李總的訪談欄目一樣,引發熱烈反響!
將張麗嫻和攝像大哥送走之後,張亞輝長出了一口氣。
“呼,還好沒給裴總丟人!”
喜歡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請大家收藏:()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