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手機目前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備貨。”
“備貨對於小廠商來說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錢。要大量備貨,就要給供應鏈足夠多的錢,同時在倉庫中壓很多貨。”
“壓貨是個很危險的事情,一臺手機賣2000塊、賺100塊,那就意味著壓貨一臺手機就得賣出20臺手機才能賺回來,這是個很可怕的數字。”
“但是,沒有現貨也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消費者的消費衝動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等他們因為沒貨而冷靜下來之後,可能就會去買其他品牌的手機了。”
“這對於我們這個體量的公司來說,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此外,我們的手機在細節上的打磨還遠遠不夠,而作為一臺高檔手機,這些細節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我們下一階段的目標,應該是穩紮穩打,利用已經建立起來的口碑和熱度,更好地整合供應鏈,爭取在今年下半年的時候推出改進後的e1手機升級款,並且在發售之初就努力保證現貨供應,更上一個臺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裴謙默然不語。
他似乎發現了一個悖論。
在很多時候,自己一指導,事情就會發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變化,並讓專案最終盈利;
可如果自己不指導、聽之任之,專案還是會盈利。
就拿這次來說,常友為otto手機定下了一條穩紮穩打的路線,那裴謙到底是管還是不管呢?
常友講完了之後,下意識地觀察裴總的反應。
然而裴總此時眉頭微皺,陷入深思。
常友不由得有些緊張。
裴總在想什麼?
覺得我的方案有問題、在考慮更好的方案?
不對啊,裴總應該是深謀遠慮,早就有更好的方案了,不至於到現在才開始想。
或者說,裴總是突然又想到了什麼,決定推翻自己已經想好的方案,再更上一層?
裴總現在在想的,是高出我兩個層次的事情?
會是什麼呢?
算了,不能想,這不是我能達到的層次,還是耐心等裴總想清楚吧。
常友耐心等待著。
其他人也都耐心等待著。
裴謙糾結了兩分鐘,發現場內一片安靜,抬起頭來環視四周,才發現大家全都用飽含期待的眼神看向自己。
裴謙意識到為什麼現場這麼安靜了,大家都在等自己發話呢……
這下尷尬了,不說也得說了。
總不能讓大家等了很長時間,結果自己來一句“我沒意見”吧?
那恐怕會引發大家更深的腦補。
裴總考慮了那麼久,為什麼說“沒意見”?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案但是沒說出來?到底是什麼樣的方案?不說出來又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裴謙想了想,大家的腦補似乎更可怕一些。
還是給他們指一條錯誤的路吧,哪怕最終結果還是賺,但少賺點也行啊!
想到這裡,裴謙開口說道:“不要再做新手機了,現有的備貨隨便賣一賣,也不要繼續營銷了。”
常友點點頭:“嗯,好的裴總。然後呢?”
裴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