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專業知識測試則是各個部門自主出的試題,比如遊戲部門的試題就包括了一些遊戲行業的基礎知識、一些專業術語的名詞解釋、一些遊戲系統的簡答題、遊戲文案包裝試寫等等。
至於面試題,同樣是一些較為開放性的試題,只不過跟職位聯絡更加緊密一些。
看完了這些題目,裴謙陷入了深思。
突然覺得,之前想的太簡單了。
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沒有考慮到,那就是……這些題目的難度,到底要定多高才合適呢?
目前的題目難度,如果跟公職人員的考試來比,是中等偏下難度。
這也正常,畢竟在人力資源部那些員工看來,騰達的招聘是企業招聘,更多的還是看重員工實際的工作能力。
所以,面試佔的比重肯定更高一些。
那些三四十歲的業界大牛,對本專業的知識可能信手拈來,但是讓他們答基礎能力測試題,這不是難為人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人力資源部門就特意地降低了基礎能力測試題的難度。
這樣一來,篩選出的員工肯定都是工作能力相對比較強、面試表現好的。
裴謙覺得,這不行。
招聘考試是一種選拔,在很多人擠破頭想要進入騰達工作的前提下,裴總肯定得儘可能地招聘符合自己心意的員工。
反向篩選,肯定是不可能的。
就比如裴謙如果想按分數從低到高錄取,一方面是系統不可能答應、沒法跟其他員工解釋,另一方面則是沒什麼可操作性。
只要這個風聲流傳出去,大家都交白卷,或者一些學霸故意把自己的分數控制在特定的分數段,那咋辦?
所以,只能是分數從高到低進行篩選。
說白了,就只是在兩種人之間選擇:一種是擅長考試的學霸;另一種是擅長面試、工作能力強的人才。
有時候二者是相容的,但也有很多時候,二者是互斥的。
總體來說,高學歷人才往往學習能力強,工作能力也不錯,所謂的“高分低能”現象其實並不多見。
但,裴謙也知道某些公司因為過於執著於招聘高學歷的工作者,所以導致了公司業績的下滑。
很多高學歷的工作者本身並不喜歡這份工作,而僅僅是為了高薪才來,對工作缺乏熱情,所以做出來的東西看起來好,然而卻缺乏靈魂……
有點扯遠了。
總之,裴謙糾結許久,覺得自己還是選擇前者。
後者是招過來就會瘋狂背刺自己,而前者嘛,說不定裡頭有很多擅長學習、擅長考試卻不擅長工作的人,安全係數更高一些。
想到這裡,裴謙在試題上批註:提升基礎能力測試題的難度,提到最高!
而後,裴謙覺得也該大致考慮一下騰達精神契合度測試的題目到底是啥了。
這個測試嘛,說白了就是測試一下員工的摸魚精神,剔除掉一些潛在的奮鬥逼。
當然,這事必須得做得足夠有迷惑性,標準答案必須得保密。
等網站做出來之後,等著轉正的實習生們就安排在特定的時間、在特定的電腦上答題,答完之後提交,網站自動結算成績。
這個成績只有裴謙能看到,只會通知實習生透過與否,不會告訴他們具體的分數。
同時,公司在明面上也不允許討論這些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