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以武植的身份新婚也有數月時間了,婚慶當日沒來的同窗好友,也早收到訊息,有那些要好的、生活不如意的,想著來慶賀一番的同時,也討點好處。
這日,李陵正在享受張師師四仙女給他傳播“詩詞美名”的“快”感,忽然有一位武植的老友來訪。
“武大,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啊。”來人雙手一攏,先作文人拱手禮道。
“哦,丁三寸啊,沒想到你今天到我這來了,稀客稀客啊!”李陵也學古人一般作拱手回禮,末了不忘打趣了他一句。
“咳咳,哎呀,我說你個武三寸,怎麼剛見面就提這等陳年往事啊!”丁三寸反唇相譏道。
“小丁丁啊,明明是你抖擻起來也只有‘三寸’,以後就別再汙衊我‘三寸’了,我知道你這是羨慕嫉妒恨!”李陵說著現代語,把他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你……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呢?!”丁三寸尷尬之後,急忙掩飾道。
“裝什麼衣冠禽獸啊,我堂堂進士都如此君子坦蕩蕩?”李陵繼續他的攻勢。
宋朝官員還沒有正式的繡著“禽獸”的官服,這是明朝的流行詞彙。不過丁三寸另有其解,當成罵他“沐猴而冠”了。
“好你個武大郎,一見面就揭我短!而且你是君子,我也不是小人!”丁三寸羞怒道,再也不做君子範,耍起拳頭來打李陵,顯然丁三寸和武植相交莫逆、“青梅竹馬”。
“哈哈,丁奉,不裝了吧!這裡沒有外人!”李陵受了他幾拳,又笑話道,“小時候你羨慕我小鳥長得大,叫我武三寸!沒想到你長大了小鳥卻只有我小時候那麼大,所以我才叫你丁三寸!”
“陳年往事,陳年往事,不要再提,何必再提……”丁奉苦笑道,有那麼一絲恨天不公的怨氣縈繞心頭。
“好了,不提也罷。今天是颳起哪陣風,把你這魚蝦吹到我這小池塘來了?”李陵問道。
“哎,說來話長啊……”丁奉扭扭捏捏說了起來。
“來日方長,來日方長!”李陵勸勉道,這位老友因為沒有中進士,只是個舉人,家道中落的厲害。
“你啊,小時候就有靈氣,長大了又讀書有如神助,真是讓鄙人好生羨慕啊!”丁奉恭維道。
這是古代版的“羨慕嫉妒恨”吧,李陵暗想。
“別說這些虛的沒的了,其實你比我聰明,咱們都清楚。只是誰讓你聰明勁都用在別的地方了呢?”李陵回道。
“我就不是讀書的料子,完全靜不下心啊!”丁奉暗暗搖頭道。
這就是現實,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是最有恆心毅力不為外物所擾、勤奮專心做事的,最冠冕堂皇的例子,就是金庸《射鵰英雄傳》的主角郭靖,很好的詮釋了“勤能補拙”這一切。
當然,雖然這寫得是宋朝的故事,但武植這個時代,是沒有《射鵰》這部武俠小說的。說出來,丁奉也不會明白。
“那你今後有何打算?”李陵就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