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夏深知不差餓兵的道理,於是就自作主張抽調配給物資填補書生大軍的補給缺口。
寧平安得知楊夏的舉動,忍不住的冷笑道:“自尋死路,無藥可救!”
寧平安不再理會楊夏,任由物資進入雲城。
楊春早就被40萬大軍的軍需弄得焦頭爛額,得到補給順利進城的訊息,為了鼓舞士氣,乾脆帶著軍中大小將領一起接手。
他拿著軍部的物資清單一對照,發現少了5萬大軍3日所需,於是就問道:“怎麼回事?”
楊夏解釋說:“將軍,瓦口關大戰,運糧隊自籌的物資被寧平安奇襲燒掉了,我這才動用配給物資填補缺口。”
楊夏的話音剛落,楊秋卻冷嘲熱諷的說道:“咱們在前線拼命,配給卻讓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傢伙糟蹋了,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下之大稽的醜聞事件。”
楊春也知楊夏的安排合情合理,於是就問依舊保持沉默的楊冬,試圖推翻楊秋的言論。
怎料楊冬卻道:“將軍可別忘了,咱們都是窮得叮噹響的寒門子弟。一旦開了此例,負責配給調配的人就可以變著花樣侵吞其他人的物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春遲疑道:“楊夏私自動用物資,也是事出有因。”
楊冬冷笑道:“敢問將軍,那些貪墨軍資的蛀蟲,哪個不是事出有因,難道要咱們一概網開一面嗎?”
楊夏怒道:“楊冬,你少血口噴人。你再這樣詆譭我,我跟你沒完!”
接著,楊夏又自辯說:“將軍,我真的沒有私心,我冤枉呀!”
楊冬見楊夏氣急敗壞,知道兩人之間再無轉寰的餘地,於是就說道:“書生運糧隊自帶的糧草是否被燒不得而知,可他們承諾的自費運糧卻是賺足了天下人的讚譽。如今配給少了,你卻嫁禍書生運糧隊,你讓天下人如何看待文院弟子?”
楊春有心搭救楊夏,可是楊家軍的制度怎麼辦?他權衡再三,決定犧牲楊夏,樹立楊家軍軍法的權威。
楊春問道:“楊夏,楊家軍治軍講究法度,河西文院弟子千里迢迢自費運糧乃是急公好義,不能有絲毫的汙點。你汙衊人家盜食軍部配給,更是虧了德行,你還有什麼話說嗎?”
楊夏見楊春已經把話說開了,便知無力迴天,於是就主動炮製了貪墨軍資的證據。
楊春以楊夏貪墨軍資,揮淚將其斬殺,還傳首軍中,令眾將引以為戒。
書生運糧隊失去楊夏的庇護,只得就地解散。
楊春有心擴軍,卻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得作罷。
楊夏死後,楊秋和楊冬為了爭奪物資分配的主導權,竟然把大量的精力轉移到了內鬥方面。
就連楊春,也把軍資分配看得比雲城還要重要。
有人覺得楊家軍的氣氛不好,就找楊春提建議。
楊春嘆道:“寒門子弟都是過慣了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苦日子,乍遇海量軍資,誰也無法保持本心。畢竟只要中飽私囊,就可以實現由寒門向世家跨越。至少目前的我沒有勇氣無視這樣的誘惑,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楊春深知40萬大軍的軍資,足以令楊家軍高層瘋狂。就算是拿楊夏殺雞儆猴,也沒有辦法抑制其他人的貪心。
畢竟只要稍微動一下念頭,就可以犧牲某一個,幸福十代人。這可是為家族弄到強大十代人底蘊的機會,對於寒門子弟來說千載難逢。就連楊春都想鋌而走險,哪怕是粉身碎骨,也要給家族攢錢。
面對即將爆發的寒門貪墨狂潮,楊春只得拿楊夏開刀,只不過能有多少用,他的心裡也沒有底。畢竟財帛動人心,海量軍資是寒門子弟十輩子也賺不到的財富。如今只要膽大包天,就唾手可得。這樣的誘惑,真的很難抵擋。
楊春堅持自管軍資,卻發現楊秋和楊冬無心守城,為了平衡內部勢力,他只能讓步。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