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等到李靖交代完畢,才接著問道:“雲城的楊家軍,現在又是什麼光景?”
李靖回答說:“回大王,楊春憑藉著林府贊助的物資,已經把軍隊擴編,如今擁兵40萬,倒是反過來壓制了鍾會。40萬楊家軍對戰20萬晉軍,想來問題不大。”
劉正本能的覺得不妥,於是就問道:“楊家軍的新編制,軍部的批覆到北侯府了嗎?”
李靖仔細的回想了一下,才回答說:“北侯府的申請今天早上抵達軍部,軍部打算明天向涼州那邊傳達,據說李丹已經向河西后勤保障中心發函,同比配置物資與軍部指令完美契合。”
劉正聞言,臉色大變,大聲說道:“大事不好,楊春危險了。”
李靖問道:“難道林府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報復楊春,置雲城戰局於不顧嗎?”
劉正冷笑道:“林府早就宣告與楊家軍解除物資援助協議,手段合理合法。趙寬在楊家軍身上無利可圖,自然會中規中矩的走流程。”
李靖一聽就明白了,楊春一口吃成了大胖子,在程式上存在著嚴重的瑕疵,一旦趙寬公事公辦,雲城就危險了。
劉正讓李靖立即安排,兩人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河西城,著力化解楊家軍的後勤保障危機。
兩人剛剛抵達,就發現楊夏在跟趙寬討價還價,要求賒購戰爭物資,還讓後勤中心包送。
趙寬寸步不讓,堅持按軍部配給標準撥付補給。
李靖要求趙寬優先解決楊家軍的保障。
趙寬卻道:“將軍,按照我軍的擴編規則,楊家軍編制5萬人,如今卻有40萬人的需求。後勤保障中心必須要調整生產節奏,才能滿足元洲大戰。”
李靖問道:“按照你的計劃,楊家軍的新編制下來之後,需要多長時間可以領到足額配給?”
趙寬回答說:“最快也得一個月。”
李靖怒道:“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三天之內新編制楊家軍的第一批補給必須要離開河西城,否則你這個主任也不要乾了。”
趙寬說道:“這麼大的物資缺口,必須要挪用兩部大軍的自購配給才行。目前尚未起運的物資,屬於田府和李府。人家可是真金白銀給足了貨款,後勤保障中心一旦違約,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劉正說道:“你儘管調配,發函通知田、李兩家的負責人協商合作。我會給田欣和李橋打招呼,不會影響後勤保障中心的利益。”
趙寬得了令旨,立即足額排程物資,只不過楊夏面對海量物資,卻無力承運。
楊夏無奈,只得招募民夫幫忙運送。然而他深知楊春守財奴性格,既要馬兒跑得快,又不許馬兒吃草。他甚至要求民夫自費支援前線。
河西文院的弟子一向崇拜楊家軍,對於楊夏的自費支前要求踴躍參加。
就這樣,5萬文院弟子帶著40萬大軍的補給踏上征程。
文院弟子首次出征,當真是豪氣干雲。僅僅是城門送別,就搞得天下皆知。
圍困雲城的鐘會,立即派遣十大高手之末的寧平安率部繞過雲城設伏。
寧平安率部奇襲雲城東南300裡外的瓦口關,準備引楊夏入甕。
楊夏中計,5萬文院弟子深陷重圍。
寧平安重創楊夏,然後命人喊話,打算迫降運糧的文院弟子。
文院弟子一心一意的想要投筆從戎,替趙國百姓開疆拓土。對於寧平安的勸降,不僅嗤之以鼻,還倍覺恥辱。5萬書生仗劍,絕地反擊鬥頑敵。
大戰5小時,書生大軍成功翻盤,拿下了瓦口關2/3的控制權。
寧平安苦戰不利,退卻時僥倖遇上了一隊糧車。他一聲令下,無數火把投入,瞬間燃起了大火。
楊夏戰鬥結束計點戰損,5萬書生大軍倒是損失不大,可是自帶的糧草卻被燒光了。